文档详情

浅析关于美声唱法学习者在演唱技巧上极易陷入的理解误区..doc

发布:2017-01-05约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关于美声唱法学习者在演唱技巧上极易陷入的理解误区 目 录 绪论 1 第一章 美声唱法的起源与发展 3 第二章 学习美声唱法容易陷入误区的原因 4 第一节 不同地域不同语言和风俗导致方法上的差异 4 第二节 学习者自身原因 5 第三章 学习者在美声唱法学习中容易陷入的误区 6 第一节 关于美声唱法气息训练中容易陷入的误区 6 一、美声唱法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6 二、如何正确理解歌唱中的“自然呼吸” 6 三、对歌唱保持气息的错误理解导致的气息僵持 6 四、如何训练对气息的掌控 7 第二节 对美声唱法中声带闭合与喉咙打开的理解 8 一、声带与喉咙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8 二、对声带闭合与喉咙打开二者之间容易陷入的理解误区 9 三、喉头位置的训练导致的下压喉咙或撑大喉咙 10 第三节 对美声唱法面罩共鸣与鼻音的理解 11 一、美声唱法中的面罩共鸣 11 二、对面罩共鸣的错误理解与练习导致的鼻音的出现 11 三、如何获得面罩共鸣,避免“鼻音”的出现 12 第四章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避免走弯路 14 第一节 树立良好声音概念,了解科学演唱方法 14 第二节 建立良好的发声感觉 14 第三节 慎选老师,一步到位 15 第四节 理性模仿,取其精华 15 第五节 多听多想,对比完善 16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后记 19 绪论 本文研究的是关于美声唱法学习者在演唱技巧上极易陷入的理解误区。研究该课题是由于笔者自身在多年学习美声唱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困惑,然而却没有对它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改正,导致在后期学习中由于错误的长期积累而阻碍重重,不得不重新反思,改正错误,在改错的过程中更是痛苦不已,几次遇到声带红肿、闭合不好,只好停止练习,待修养一段时间又重新开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不说,对笔者的演唱发展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又因在学习美声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问题,一些问题起初没有意识到,当意识到时毛病已然存在,改正错误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令学唱者自信心受挫,错误的发声也会伤害到学唱者的发声器官。鉴于以上原因,笔者提出对此课题的研究,意在提醒和警醒学习者们尤其是初学者们,希望在学习唱歌的道路上能尽快意识到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走入误区,避免重蹈覆辙。 本课题主要研究美声唱法中演唱技巧方面的问题,而关于这一方面的问题国内外学者都做了不少的研究探讨,因此有很多相关资料可以参考研读,对课题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和借鉴。虽然有很多的资料有涉及到关于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导致的结果,但是大部分都是轻描淡写或者只作为一个小章节进行阐述,很少有人专门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和有针对性的研究,因此不足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重视,而笔者认为声乐学习与其他学科不同,一旦“误入歧途”,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刻的研究以引起众多学习者的重视。 本论文将采用查阅资料文献和调查访问的方式进行研究,必要的话还会进行医学方面的实践调查。文章将从气息的保持与僵持、喉头的位置与压喉撑喉以及面罩共鸣与鼻音三个方面的问题出发对此课题进行研究 文章主要对美声唱法学习中容易陷入的误区进行调查分析,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避免和减少误区的出现,如何让学习者能够在学唱的道路上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珍惜每一分时间,争取一步到位,提高学习效率。虽然这一问题由来已久,也难以彻底解决,但是文章也根据笔者自身经验以及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建议和意见,希望对学习者能够有一定的帮助! 美声唱法的起源与发展 美声唱法的起源 美声唱法是从欧洲发展起来的,迄今为止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发展史了。美声唱法从文艺复兴以后逐步形成美声唱法。当时的西方音乐更多是建立在唱法本身脱离不了宗教音乐的影响。女唱法一样,只是声部不一样,高低不一样。发展到现在,已不是文艺复兴时的唱法,也不是16、17世纪的唱法,我们现在唱17、18世纪的歌曲,还是用现在的唱法,只是在风格上多注意他们的特点,我们不需要再去训练16、17世纪的唱法。我们接受美声的传统是主张声情并茂地歌唱,不主张为声音而歌唱,只要求“情”而没有适应歌剧音乐会所需要的声音,观众也是不喜欢的。 美声区别于其他唱法的最主要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唱法。正如前面说过的,美声唱法从声音来说,是真声假声都用,是真假声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着用的。这种唱法本身有他自己特有的“味道”,特有的音响特色。 美声唱法的产生离不开歌剧,因此歌剧在英国、法国、德国的发展,以及十七八世纪统治阶级为维护其利益而对歌唱的重视使得意大利的美声唱法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 发展到后来,出现了演唱中的女生部分由阉人歌手代替的现象,这不但奠定了美声唱法的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