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21 卷 现代教育技术 Vol. 21
2011 年第 4 期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No.4 2011
*
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
邱 华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江苏常州 213022 )
【摘要】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基本的素质能力要求。构建了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
价指标体系,包括了信息理念、基础知识、信息应用能力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综合评
价模型,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可行性,为高校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量化分析方法。
【关键词】高校教师;信息技术;灰色系统;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11 )04—0081—03
2 信息基础知识
引言
高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必须具备必要的信息技术基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知识,包括必要的计算机硬件知识,能较为熟练地使用 Office
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要把教育信息 办公软件和常用的计算机软件,能够较熟练地进行文字处理
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 和数据计算;具有必要网络基础知识,能够收发邮件、编写
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高校教 网页、制作网站等;能够根据课程特点,运用相应的工具软
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分析、应用、创新能 件及多媒体技术制作辅助教学课件,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取
力和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整合能力。当前,从 得良好效果。
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的教育教学观 3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念有待更新,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式还有待改进, 首先,高校的大多数本科专业,都有相关的应用软件,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的整合还不尽人意,教师信息素养 要使大学生能够具备必要的软件使用能力,就必须要求教师
还有待提高[1] [2] [3] 。构建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价指标 能较熟练地使用。其次,课程网站、专业网站的建设,是信
体系,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价工作,对于促进高校 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结合的主要形式,教师必须积极参加相关
教育教学内容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网站的建设,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网
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络教学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高校的教学管理
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是教师日常工作的
一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内涵
重要支撑,熟练使用这些系统,是提高教学科研工作效率、
根据国内外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涵和教育教 改进教学管理的必然要求。
学工作的实际需要,构建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价指 4 信息技术应用效果
标体系,包括信息理念、信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和
和应用效果等四个方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