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1.ppt

发布:2017-04-18约2.47千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导入新课;第17课;课程标准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讲述戚继光抗倭,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郑和远洋航行声势浩大,展示了明朝的国势,同时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交往。郑和是古代伟大的航海家。戚继光积极抗倭,保卫了中国的海疆,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葡萄牙侵占澳门是西方觊觎古老中国的开始,最终经过不屈的斗争,澳门回归,激发奋发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重点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侵占澳门。;; 你知道那时的西洋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吗?;郑和下西洋航线图;郑和所乘宝船复原图;讨论: 郑和为什么要七下西洋?;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1.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2.宣扬明朝的国威 3.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郑和下西洋;  郑和的??航有哪些影响?;“巴巴”“娘惹”代代传   传说郑和船队的一些中国水手来到马六甲后,和当地的马来族姑娘结婚,他们的后代男的叫“巴巴”,女的叫“娘惹”。因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马来文化的共同影响,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巴巴”文化,成为马来西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年郑和宝船一到,人们都争相跑到马六甲河沿岸,用当地土特产交换郑和带来的丝绸和瓷器,马六甲的贸易由此繁荣起来。现在每年到马来西亚的游客中,有75%选择到马六甲,这些游客必定造访三宝山与郑和历史博物馆。马六甲的旅游业蒸蒸日上,“郑和遗迹游”是这里的王牌。 ; 开辟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 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你知道我的远航为什么能成功吗? ;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造船技术的发达; 指南针的运用; 郑和吃苦耐劳、勇于探索。; 郑和生长在云南滇池湖畔,当时的“五百里滇池”浩淼宽阔,风高浪急,郑和从小就熟悉水性,练就了热爱水上生活、喜欢搏击风浪的性格。 ; “郑和是和平亲善的使者,是中华文明的传播者,是伟大的航海家,是我们海外华人共同的骄傲”。;郑和铜钟;  《纽约时报》发表了长篇专文探讨郑和航海,再次提出问题:  如果中国持续发展了郑和时代的开放政策和航海探险,那么,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戚继光(1528—1588),明朝名将,民族英雄,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 晚号孟诸。祖籍河南卫辉,后迁定远(今属安徽),再迁山东登州(今蓬莱)。 ;倭寇是指什么人?倭患是怎么回事?;倭寇 盔甲; “连舰数百,蔽海而至。浙东西,江南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 《明史·日本传》 “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货满千船”          《倭变事略》;封侯非我意,;  戚继光佩剑    ;《太平抗倭图》;光饼;想一想;天皇皇,地皇皇, 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倭来,不要慌, 我有戚爷会抵挡。;戚继光纪念馆外景   ;太平寨下的戚继光像;三、葡萄牙侵占澳门 ; 澳门(Macau)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西侧,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和路氹城四部分组成,在总面积共29.2平方千米,人口50余万。澳门北与广东省的珠海市拱北连接,西与同属珠海市的湾仔和横琴对望。东面则与另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相距60千米,中间以珠江口相隔。   16世纪起,澳门被葡萄牙租借,这也成为欧洲国家在东亚的第一块领地。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结束对澳门的统治,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澳门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制的权利。而在这400余年间,东西文化的融和共存使澳门成为一个独特的城市:既有古色古香的传统庙宇,又有庄严肃穆的天主圣堂,还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沿岸优美的海滨胜景。   澳门是“世界四大赌城”之首。其著名的纺织品、玩具、旅游业、酒店和娱乐场使得澳门长盛不衰。因此,澳门也是全球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 澳门以前是个小渔村,它的本名为濠镜或濠镜澳,因为当时泊口可称为“澳”。澳门及其附近盛产蚝(即牡蛎),蚝壳内壁光亮如镜,澳门因此被称为蚝镜。后人把这个名称改为较文雅的“濠镜”。从这个名称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镜、镜海等一连串澳门的别名。   而MACAU这个名字则源于渔民非常敬仰的一位中国女神──天后,她又名娘妈。 据说,一艘渔船在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航行,突遇狂风雷暴,渔民处于危难。危急关头,一位少女站了出来,下令风暴停止。风竟然止住了,大海也恢复了平静,???船平安地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