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5~2016学年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指导意见教程.doc

发布:2017-05-03约1.01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1 2015~2016学年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指导意见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9个单元,分别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整理和复习”。其中“数与代数”安排了5个单元,“图形与几何”安排了3个单元,“综合与实践”安排了2个,此外还安排了 “整理与复习” 单元。 (一)教材编排内容 1.“数与代数”部分 “数与代数”共安排了5个单元,分别是“认识多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运算律”、“解决问题的策略”。 (1)认识多位数 这个单元是在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并能进行万以内数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万级数和亿级数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改写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 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整数乘法教学的最后一个单元。教材先安排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没有0)的乘法笔算,再安排积的变化规律,以及几百乘几十的口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在这二者之间还穿插安排了常见的数量关系。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3) 用计算器计算 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两段编排:第一段,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学习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以及两步混合计算;第二步,借助计算器探索一些计算中蕴含的简单规律。 (4)运算律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的运算性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会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解决如相遇问题之类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不仅对整数运算适用,对小数、分数的运算,乃至对中学阶段的有理数、实数的运算也同样适用,是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发展学生灵活选择简便算法的策略,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和探索有关小数、分数的简便计算奠定坚实的基础。 (5) 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个单元主要引导学生运用画线段图和示意图的方法描述问题 ,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思路,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悟直观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几何直观,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分两段安排,第一段,教学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实际问题;第二段,教学用画图的策略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2.“图形与几何”部分 “图形与几何”部分一共安排了3个单元和1个探索规律,分别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多边形的内角和”、“确定位置”。 (1)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这个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具体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特征的认识;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水平或者垂直平移或旋转(90°),能把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全,为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有关内容打好基础。 (2)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和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分类,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梯形的特征,认识等腰梯形,多边形的内角和。这部分内容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部分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积累平面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又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和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探索规律“多边形的内角和”,主要引导并启发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知识,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等的活动,发现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通过活动,使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发现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多边形边数之间的关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三角形内角和以及相关数学方法的价值。 (3)确定位置 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用数对描述现实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第二段,用数对描述平面上点的位置,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经验上升到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初步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同时为学生第三学段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作一些铺垫和准备。 3. “综合与实践”部分 教材一共安排了2个实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