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低年级校本教材教案分析.doc

发布:2017-06-11约8.93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课 人之初 目标和要求: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并掌握意思。 过程设计: 1、朗读课文 2、 理解意思:(1)学生自悟。(2)讲意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四、教学准备 《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 。 五、教学模式 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 (二)诵读感悟 (三) 拓展升华。 六、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 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4.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二)、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你们想知道《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吗?那就听老师来讲一讲吧! (4)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 (三)拓展升华 1、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 (启示思维,当你长时间看电视时,当你早上不爱起床时,当你和小朋友生气时,当你……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的?) 2、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养不教教学目标: 1、理解并背诵《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以文章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2、明白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教学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三字经》是传统中国社会众多的儿童启蒙读物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 《三字经》让我们懂许多礼仪之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看看你平时做的哪些事和《三字经》中的一样? 二、多种方式诵读 (一)、静心自读; (二)、指名接读; (三)、齐读;? 三、理解含义 1、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知道哪一句的含义,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指名讲含义。 2、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义,提出来讨论。 一块美玉不经过雕刻.打磨就不会成为一件精美的玉器。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懂得许多知识和道理,不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再读 1、接龙读。 2、学生赛读 3、师生拍手齐读。 4、让我们再来感情地读一读。 五、尝试背诵 1、自由背诵。自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 2、师生互动,考考你 (1)老师考学生。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 (2)学生考老师。学生说上句,老师接下句 3、全班拍手背。 4、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过关者画上红旗)。 六、拓展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中秋节 静夜思 设计理念: 采用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教材分析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