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接触网技术自学考试复习题.doc

发布:2017-06-09约2.09万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接触网工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 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1.接触网的设计程序一般按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C ) A、技术设计,初步设计,施工设计 B、施工设计,技术设计,初步设计 C、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 D、设计计算;平面设计;技术效验 2.对于工程简易、技术不复杂的接触网,可按以下两个阶段进行 (D ) A、初步设计,施工设计 B、技术设计,初步设计 C、技术设计,施工设计 D、扩大初步设计,施工设计 3.接触网初步设计的根据是 ( A ) A、国家下达的“设计任务书” B、铁路局的需要 C、行车的需要 D、铁路发展的需要 4.在接触网设计与施工工程完成以后,设计单位还应参加工程部门与运营单位共同组织的 ( B ) A、质量检查工作 B、交接验收工作 C、质量评估工作 D、运营维护工作 *。技术校验包括两个方面,属于强度和稳定性校验的是 ( C ) A、跨距长度校验 B、锚段长度校验 C、基础的抗倾覆 D、吊弦偏移 5.接触网在设计中所采用的风速距地面的高度是 ( B ) A、5m B、10m C、15m D、20m *。接触网在设计中所采用的最大风出现频率是 ( B ) A、10年一遇 B、15年一遇 C、20年一遇 D、30年一遇 *。通过山区的电气化线路,在无当地气象资料时,可根据附近平地的气象资料,并按比平地最大风速增加( A )来计算 A、10% B、15% C、20% D、30% *。接触网设计中最大计算风速值的确定以采用( C )为宜 A、平均法 B、变通法 C、数理统计法 D、当量法 6.为了保证安全运营,使接触网既具有经济性,又有一定的可靠性,所以在设计中要进行 (C ) A、设备选择 B、技术校验 C、设计计算 D、广泛调研 *。为了表征风速的波动,计算风负载是需引入(C ) A、风压力 B、风载体型系数 C、风速不均匀系数 D、光滑系数 *。线索等高悬挂时,弛度F和张力T之间的关系式为(A ) A、 B、 C、 D、 *。线索等高悬挂时,导线上任一点的弛度y和张力T之间的关系式为(C ) A、 B、 C、 D、 *。等高悬挂线索实际长度的计算式为(B ) A、 B、 C、 D、 7.对于不等高自由悬挂验证上拔力的条件是 (C ) A、4F=h B、4F>h C、4F<h D、4F≤h *。简单悬挂的状态方程计算时,为决定起始条件,求出临界跨距后,与当量跨距比较,当(A )时,取tmin为计算的起始条件 A、llj>lD B、llj<lD C、llj=lD D、llj≤lD 8.半补偿链型悬挂的特点是 ( B ) A、只在承力索上装设张力补偿装置 B、只在接触线上装设张力补偿装置 C、在承力索和接触线上均装设张力补偿装置 D、在承力索和接触线上均不装设张力补偿装置 9.全补偿链型悬挂的特点是 ( C ) A、只在承力索上装设张力补偿装置 B、只在接触线上装设张力补偿装置 C、在承力索和接触线上均装设张力补偿装置 D、在承力索和接触线上均不装设张力补偿装置 10.技术跨距的依据是 ( C ) A、接触线弛度 B、接触网张力 C、接触线许可偏移值 D、接触网周围环境温度 11.最大风速的确定方法最接近客观实际的是 (C ) A、平均法 B、变通法 C、数理统计法 D、当量计算法 12.承力索和接触线的互相作用是通过 (B ) A、电联结进行的 B、吊弦进行的 C、并联线进行的 D、馈电线进行的 13.施工工程的重要依据是 ( A ) A、接触网的平面设计 B、接触网计算 C、检修维护 D、工程数量统计 14.接触网平面设计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D ) A、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 B、技术设计,施工设计,调整整理 C、技术设计,现场勘测,调整整理 D、室内设计、现场勘测,调整整理 15.从工程角度看,架设接触悬挂,通常是 ( C ) A、先挂接触线,再挂承力索 B、接触线和承力索同时架设 C、先挂承力索,再挂接触线 D、先挂附加悬挂,再挂接触线 16.在两个支柱间,悬挂一根固定截面的线索时,则此线索在自重和附加负载的作用下,就自然形成一个 (D ) A、角度 B、垂度 C、坡度 D、弛度 17.跨距相同的等高悬挂的弛度与不等高悬挂的斜弛度的关系是 ( 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