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通货膨胀理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含义、类型及其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一提起通货膨胀,人们往往把它与物价上涨联系起来。但是,通货膨胀不是简单的物价上涨,它是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期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所以,在理解通货膨胀这个概念时,要注意以下要点: (一) 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不是一种或几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如果只有一部分商品或劳务价格上涨,另一部分商品或劳务价格是下跌的,从总的经济形势来看,并没有发生通货膨胀。只有当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的平均数上涨,即一般物价水平上涨,才是发生了通货膨胀。 (二) 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上涨,是一种非稳定状态。 (三)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以较高的幅度上涨如果物价水平上涨的幅度太小,例如每年比上一年上涨0.1%或1%,那么要经过1 000年或100年,物价才能上涨1倍,人们根本觉察不出物价水平的上涨。所以,通货膨胀对物价上涨的幅度是有“规定”的。在美国,一般认为物价水平上涨幅度超过了2.5%,而且其他条件也具备,才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率和物价指数 测算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是通货膨胀率,而通货膨胀率又是通过物价指数反映出来的。物价指数包括消费价格指数(Consum Ption Index,CPl)、批发价格指数和GNP折算数(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其中消费价格指数是经常被采用的表示通货膨胀率的方法。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及其影响 (一) 通货膨胀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通货膨胀的类型多种多样。 1.按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可分为(1) 温和的或爬行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一般为2%-3%,最高不超过10%,是温和通货膨胀的特征。这时,物价上涨速度缓慢、状态平稳,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不大,甚至在某些场合对经济增长还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许多国家都存在此种类型的通货膨胀。 (2) 疾驰的或奔腾的通货膨胀 这时,通货膨胀率为10%—100%,纸币大幅度贬值,人们设法花去货币,储存商品,造成经济混乱 。 (3) 超速的或恶性的通货膨胀 这时,通货膨胀率大于100%,经济运行处于失控状态甚至停止运转。恶性通货膨胀多见于战乱或大的政治动荡之后。 (4) 受抑制的通货膨胀 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通货膨胀,其通货膨胀率为零,是政府当局采取一定措施(如控制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以行政命令规定商品价格)的结果,通货膨胀受到抑制。受抑制的通货膨胀也叫做隐蔽的通货膨胀,它不表现为物价上涨,而是表现为商品短缺和排队购买。 2.按通货膨胀对不同商品价格影响的差别,可分为 (1) 平衡的通货膨胀 这时所有产品和要素的价格都按照相同的比例上升。 (2) 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这时各种产品和要素的价格上升比例不相同。当通货膨胀发生后,人们会对之产生预期。 3.按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料程度,可分为 (1)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这又包括两种情况,或者是价格上升的幅度出乎人们的意料,或者是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会发生通货膨胀。 (2)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如果一个国家的物价水平总是年复一年地按照6%的速度上升,公众在日常经济行为中便会把这一上升幅度考虑在内,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公众的预期往往会使通货膨胀因惯性而持续下去,所以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又称为惯性通货膨胀。 (二) 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一国的收入分配、产量、就业、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平衡的通货膨胀所提供的信息比较充分,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时刻被人们防范,所以它们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不大。应该重点被讨论的是非平衡的、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非平衡的、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对产量、就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为两种情况: ① 温和的通货膨胀能够增加产量和就业,有利于经济增长。在一个社会未实现充分就业时,温和通货膨胀造成的短期内价格上涨使实际工资水平下降,引起对劳动需求的增加,最终导致产量和就业增加、国民收入增长。这就是西方经济学中的“通货膨胀有益论”。 ② 恶性通货膨胀毋庸置疑使产量和就业大幅度下滑,导致国民经济的崩溃。 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论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增加时,总供给不能很快地增加,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形象地说,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过多的货币追求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