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20课时章末复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章末复习
应用一 食物网中物种数量变动情况的分析与判断
1.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图2为某特殊环境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图1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
②图1中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4个营养级
③图2中,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动物——食草昆虫和螳螂,且它们各占一半,则当绿色植物增加G千克时,黄雀增加体重最多是G/125千克
④图1中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鸟数目将不发生变化
⑤图1中信息已体现出该生态系统的结构
⑥图1中食虫鸟与蜘蛛的关系既有竞争又有捕食关系
A..
C..
应用二 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相关的计算
2.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 kg体重,约消耗植物( )
A.10 kg B.28 kg C.100 kg D.280 kg
应用三 生态缸(瓶)的设计要求及相关分析
3.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 光 水草 藻类 浮游动物 小鱼 泥沙 生
态
瓶编
号 甲 + + + + - + 乙 - + + + - + 丙 + + + + - - 丁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a、b、c、d四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形成如下几种营养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 )
2.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则( )
①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 ②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 ③营养结构越复杂 ④营养结构越简单 ⑤生态平衡容易破坏
⑥生态平衡不易破坏
..
C..
3.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知更鸟
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5.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7.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前一营养级的生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