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情节(一轮1-5).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别解】清·毛宗岗:孟德杀伯奢一家,误也,可原也;至杀伯奢,则恶极矣。更说出“宁使我负人,休教人负我”之语,读书者至此,无不诟之、詈之,争欲杀之矣。不知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试问天下人,谁不有此心者,谁复能开此口乎?至于讲道学诸公,且反其语曰:“宁使人负我,休教我负人。”非不说得好听,然察其行事,却是步步私学孟德二语者。则孟德犹不失为心口如一之小人;而此曹之口是心非,而不如孟德之直捷痛快也。吾故曰: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卓孟德献刀 【内容赏析品味】(结合语段,分析曹操人物形象) (1)曹操借刀 ①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曰:“……还能哭死董卓否?”(心明,果断——语言描写、反衬手法)操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有正义感,坦率) ②操曰:“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辞别众官而去。(有志有勇有谋,能屈能伸——语言动作描写)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卓孟德献刀 (2)曹操献刀 ①操径入(目的性强,勇敢果断——动作描写) ②操暗忖曰:“此贼合死?”又思曰:“此贼当休矣!”(善度势情——心理描写) ③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谢曰:“愿借试一骑。”(临危不乱,随机应变——动作语言描写) (3)路遇陈宫 ①操言:“我是客商……”(奸诈,狡猾) ②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吾将归乡里,……吾之愿也”(有大志,直爽——语言描写) ③陈宫收拾盘费,……投故乡来(有感召力——侧面烘托)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卓孟德献刀 (4)错杀伯奢 ①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多疑) ②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残暴不仁——动作描写) ③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奸险狠毒,冷酷自私——语言描写) ④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陈宫寻思:“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自私残忍——语言心理描写,侧面烘托)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卓孟德献刀 总结: 此中曹操形象:智谋机警,志大才高,奸诈狡猾,自私残忍。 人物形象刻画方法: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以及对比,陈宫之言等侧面描写。 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情节梳理填空】 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前来讨伐董卓的各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刘关张三人随公孙瓒至。吕布部将华雄连斩鲍忠、祖茂、俞涉、潘凤等数将,关羽“温酒斩华雄”,曹操抚慰,袁术轻视。吕布斩杀多名八路联军大将,刘关张三英战吕布,打得非常激烈,吕布力穷,虚刺刘备一戟便败退。诸侯大军一起掩杀,吕布退还虎牢关。 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经典情节复述】 温酒斩华雄: 董卓当权,把持朝政。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引起) 盟军各将都有些惊慌失措,袁绍正担心没人可拿下华雄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过程1) 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过程2) 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便提刀而出。(过程3) 俄顷,关羽拍马而回,掷华雄人头于地,而斟的酒还是热的,令众诸侯惊讶不已。(结果) 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三英战吕布: ①华雄被斩后,董卓令吕布出战,公孙瓒不敌吕布,吕布举画戟要刺。 ②张飞挺丈八蛇矛来攻,和他交锋50多回合不分胜负。 ③接着一旁的关羽舞青龙偃月刀来战,两人仍战不倒吕布。 ④这时刘备掣双股剑来助战,三人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 ⑤最后吕布招架不住,便退兵虎牢关,刘、关、张紧追而至。 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1:《三国演义》中“斩华雄”这段不到六百字的情节,作者是怎样刻画关羽神勇的形象的?试分析其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层层烘托:作者设置了一个难以收拾的战争场面,先写华雄败孙坚、斩祖茂、俞涉、潘凤之勇猛,及关羽出战时,再写关内诸侯的听闻、惊恐等,属于对比衬托手法,其目的是为了衬托关羽的勇猛。 虚实结合:虚写战场,实写会场,来表现其超群的武艺。 细节点染:如“其酒尚温”,化抽象为具体,显示战斗速度之快,凸显了关羽的神勇。 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思考题2:关于关羽出战前那杯酒的处理有何意义?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写关羽斩华雄时,避开刀光剑影,关羽提着华雄归来时“其酒尚温”的细节,使关羽顶天立地起来。这杯酒,汇聚了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