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电网距离保护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7.1 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二) 单侧电源线路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保护安装处测量阻抗为 3.7.1 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二) 单侧电源线路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保护安装处测量阻抗为 单侧电源线路上,过渡电阻的存在总是使测量阻抗值增大,从而缩小了保护范围。不存在稳态超越。 过渡电阻对阻抗元件的影响与阻抗元件动作特性有关。 整定阻抗越小,保护受过渡电阻影响越大。或者说过渡电阻对保护的影响与保护安装位置有关 一般情况下:保护动作特性沿R轴方向的范围越小,越易受过渡电阻的影响 3.7.1 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三) 双侧电源线路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保护安装处测量阻抗为 3.7.1 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三) 双侧电源线路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保护安装处测量阻抗为 当保护安装于送电端时, 超前于 , 具有容抗的性质。从相量图可知,这种情况可能使总的测量阻抗减小,从而使保护超范围动作。我们称这种因过渡电阻存在而使测量阻抗减小,导致保护超范围动作的现象为距离保护稳态超越。 3.7.1 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三) 双侧电源线路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保护安装处测量阻抗为 当保护安装于受电端时, 滞后于 , 具有阻抗的性质。从相量图可知,这种情况必然使总的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减小。所以受电端不会出现稳态超越问题 3.7.1 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四)克服过渡电阻影响的措施 选用合适的动作特性 采用高阻接地距离算法 利用电抗分量 3.7.2 线路串联补偿电容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一)串补电容的作用 输电线路最大传输功率: 提高输电线路传输功率的方法: 提高电压等级 降低系统频率,如采用直流输电 通过串联补偿电容减小系统阻抗 串补电容的接入破坏了线路测量阻抗和故障距离之间的线性关系。 3.7.2 线路串补电容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二)串补电容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串补电容对距离保护产生影响的原因 串补电容破坏了测量阻抗和故障距离间的线性关系 3.7.2 线路串补电容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二)串补电容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串补电容安装于线路出口,导致方向阻抗特性正向拒动 (如保护3) 串补电容安装于线路反向出口,导致反向误动 (如保护2) 正向超范围动作 (如保护1) 串补电容对保护的影响与电容安装位置及补偿度有关 补偿度的定义: ——串联补偿电容的容抗 ——被补偿线路补偿前的线路电抗 3.7.2 线路串补电容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三)克服串补电容对距离保护影响的措施 措施重点在防止保护误动 采用负序方向元件闭锁可能误动的保护(如保护2) 采用记忆电压作为参考电压可防止反向误动及正向拒动 通过整定计算,防止正向超范围动作(其本质是缩小保护范围,降低灵敏度) 采用直线特性克服反方向误动 识别故障点位置,进行阻抗补偿 3.7.3 故障暂态分量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一)故障暂态分量的特点 由于系统及线路上的电容和电感等储能元件存在,导致故障暂态信号复杂化。不再是单纯的正弦信号。 含有衰减的直流分量(非周期分量) 含有大量的谐波(包括整数次谐波和非整数次谐波) 这些暂态信号的存在破坏了工频量保护的基本假设(信号为正弦信号)。导致距离元件测距准确性下降,严重时会出现暂态超越现象(over-reach)。 3.7.3 故障暂态分量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二)克服措施 对模拟输入信号进行模拟低通滤波 对采样信号进行数字滤波 采用不受暂态信号影响的算法 采用全波比相代替半波比相 延时确认 采用反时限动作特性 3.8 工频故障分量距离保护 3.8.1 工频故障分量的概念 在任何运行方式、运行状态下系统故障时,保护安装处测量到的全电压 、全电流 可以看作是故障前状态下电压 、电流 与故障分量电压 、电流 的叠加,即。 * * 3.5 距离保护特殊问题之一:振荡闭锁 3.5.1 振荡现象及振荡闭锁 电力系统振荡 振荡现象: 并联运行的同步发电机之间出现功角大范围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称为振荡。 振荡产生原因: 系统故障、线路无故障跳闸、系统突然失去大容量的负荷和发电机等大的扰动都有可能引起系统振荡。 振荡表现形式:衰减振荡,系统失去同步。两者的不同表现在振荡功角的变化范围和变化周期。 3.5.1 振荡现象及振荡闭锁 电力系统振荡 振荡表现形式: 形式一:衰减振荡,机组间功角变化幅度逐渐减小,最后振荡平息。 形式二: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