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健全防范护理风险的主要制度 加强医疗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发现体制上的缺陷和漏洞,制定和施行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标准和规范,而不在于谴责个人或追究当事人的过失和责任。 5、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首要目的是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减轻患者不必要的损失,确保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医院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方位为患者服务,就应将患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体现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地位。 6、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护理风险管理是护理质量改进工作的一部分,风险管理计划应与护理质量保证计划同步实施。通过积极改善服务态度和加强风险防范教育,重视对护理各环节中不安全事件的管理,就能最大限度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减少医院的经济损失及不必要的纠纷对医院造成的间接损失,不断提高护理内在质量。 落实护理风险评估 培训评估技巧 规范评估内容 四、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实践 护理风险管理基本步骤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风险交流 风险追踪 风险识别 实施护理评估既是落实整体护理的重要关口,也是护理学科的需求。 实 施 计 划 护理诊断 评 估 评 价 * 1、护理风险识别 指针对护理服务过程中潜在的、客观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连续的识别和归类,分析测量导致风险事件的因素,然后进行风险性质鉴定。 护理风险识别是动态的监测过程。 风险识别包括 疾病严重程度 自知力、住院环境 交接班、夜间 识别护理活动中现存、 潜在的不安全事件 确定产生 风险的条件 确定风险的 来源 三级风险评估模型 患者入院 一级评估 二级评估 三级评估 当班护士完成 责护组长完成 护士长完成 初步筛选出患者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入院前三天、入院后一周、两周、四周、出院时进行 动态评估,发生病情变化随时评估 填写动态风险评估表 * 基础生命体征:北京一家医院氯氮平中毒的没有测生命体征,导致医院败诉。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 LOREM IPSUM DOLOR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正式实施生效,精神科患者的住院安全问题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由于精神障碍患者疾病的特殊性,各种现存或潜在风险和危险因素都对患者安全造成威胁,有关精神科患者风险管理的研究不断深入化。 探索更为科学的精神科风险管理方法,应用风险管理理念对精神科患者安全管理流程进行再造,从而最大程度地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是精神卫生工作的永恒主题。 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2 护理风险管理的基本策略 3 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概念 1 主要内容 4 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实践 在给定的情况下和特定的时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间的差异。如果肯定只有一个结果发生,则差异为零,风险为零。如果有多种可能结果,则有风险,且差异越大,风险越大。 1、风险 一、护理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对现有和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处理。 通过有系统的应用管理政策、管理程序及方式、以预测、应对、检测风险,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 2、风险管理 3、医院风险管理 医院风险管理是指重视、识别、评估风险,采取应对策略,制定相关措施,规避各项管理风险,控制并保证医院业务、服务和工作质量,维护医院和员工的发展利益,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医院风险的特征 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风险因素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 4、护理风险管理 是一种管理程序,是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护理人员、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1]。 [1]刘忆光,邵淑芳.护理风险干预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3,27(5):1525-1526. 二、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LOREM IPSUM DOLOR 1、通过对重点环节的量化评估和实时监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LOREM IPSUM DOLOR 2、通过建立风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