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例4.1.1( P94) 3. 电压并联负反馈 4.2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P101) 4.2.1 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4.2.2 影响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 4.2.3 展宽通频带 4.2.4 减小非线性失真 4.2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4.2.1 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P101) 4.2.2 影响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2) 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 2. 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P103) (2) 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加 4.2.3 展宽通频带 (P105) 4.3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指标计算 4.3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指标计算(P108) 4.3.2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的计算 4.4.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判别(P113) 4.4.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判别(P113) 忽略反馈网络对Vo’的分压 闭环输出电阻为 引入负反馈后的闭环输出电阻是无反馈的开环输出电阻的 倍 2. 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P103) 无反馈时的通频带?f= f H-fL? f H 有反馈时的通频带?fF = (1+AF) fH 放大电路加入负反馈后,增益下降,但通频带却加宽了。 4.2.4 减小非线性失真 (P106) 负反馈只能减小反馈环内产生的非线性失真 4.3.1 深度负反馈的特点 深度负反馈: 放大电路的闭环增益: 和 根据 有 串联负反馈: 并联负反馈: 4.3.2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的计算 4.3.2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的计算 4.4.1 产生自激震荡的原因及条件 4.4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震荡 负反馈放大电路在无输入信号时,也能有输出信号产生。这就是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震荡现象。 产生的原因:多级RC回路,信号产生附加移相。 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震荡的条件: 当 时 则当输入量 时,输出量 并不为零。 ?AF是放大电路和反馈电路的总附加相移,如果在中频条件下,放大电路可有180?的相移。在其它频段电路中如果出现了附加相移?AF,且?AF达到180?,使总的相移为360?,负反馈变为正反馈。如果幅度条件满足要求,放大电路产生自激。 在许多情况下反馈电路是由电阻构成的,所以 ?F=0? , ?AF = ?A+?F= ?A。 4.4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条件 相位条件 幅度条件 ?AF= ?A+ ?F=(2n+1) ? n=0,1,2,3… 相位条件 幅度条件 ?AF= |?A+ ?F|=180o 自激条件 1. 判断放大电路是否稳定的方法: (1) 在相频特性曲线上找出 fc (2) 在幅频特性曲线上找出 AF=1 fo 在幅频特性曲线观察fc处: 在相频特性曲线观察fo处 AF1, 自激; AF1, 稳定 (3) 当 fc fo 时, 处于不稳定状态 当 fc fo 时, 处于稳定状态 相位条件 幅度条件 ?AF= |?A+ ?F|=180o 自激条件 2. 稳定裕度: P137 (2) 相位裕度: (1) 幅度裕度: 4.4.3 消除自激振荡的方法 (P115 ) 采用相位补偿的方法: 4.4.3 消除自激振荡的常用方法(P115 ) 4.4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震荡 方法:减小反馈深度或引入相位校正网络。 措施:在放大电路中加入RC元件组成的校正电路。 目的:破坏自激振荡的幅值条件或相位条件。 常用的消振电路 The End * 5.1 反馈的基本概念 4.1.1 反馈的定义 4.1.2 反馈类型及判断 4.1.3 负反馈的4种基本组态 4.1.4 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 4.1 反馈的概念 4.1.1 反馈的定义 1. 反馈的概念:(P91) 回顾——稳定工作点电路 输入量:Vi、VBE、iB 反馈——将电子系统输出回路的电量(电压或电流),以一定的方式送回到输入回路的过程。 输出量:VO、VCE、iC 、iE 正向传输——信号从输入端到输出端的传输 T UBE IC IC UE IB 反向传输——信号从输出端到输入端的传输 4.1 反馈的概念(P91-92) 4.1.1 反馈的定义 1. 反馈的概念: 2. 反馈放大电路和组成框图 xi:反馈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 xo :输出信号 xf :反馈信号 xid :基本放大电路的净输入信号 基本放大电路的增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