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报告剖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煤矿名称:*********矿
煤炭生产许可证号:
2011年7月13日
目 录
第一章 矿井基本情况 2
一、地理位置 2
二、地质概况 3
三、矿井开采现状 6
四、矿井通风系统: 7
第二章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 8
一、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计算公式 8
二、 矿井总进风量
的计算 8
1、按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矿井风量: 8
2、按采煤、掘进、独立通风硐室及其各用风点需风量计算: 9
三、矿井通风负压、等积孔计算 14
1、矿井通风总阻力 14
2、等积孔计算及通风难易程度的评价 15
四、矿井平均日产吨煤需要风量q值的选取 16
五、矿井通风能力核定计算 16
六、矿井通风能力验证 17
七、矿井通风能力核算结果 17
一、核定通风系统能力必备条件:
1、必须有完整独立的通风、防尘、防灭火及安全监控系统,通风系统合理通风设施齐全可靠;
2、必须采用机械通风、运转风机和备用风机必须具备同等能力,矿井通风机经具备资质的检验机构测试合格;
3、安全检测仪器、仪表齐全可靠;
4、局部通风机的安装和使用符合规定;
5、采掘工作面的串联通风符合规定;
6、矿井瓦斯管理必须符合有关规程规定。
二、通风系统能力核定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矿井基本情况
一、交通位置
矿区位于乌鲁木齐西部,距乌鲁木齐市约50km,北西距昌吉市45km,北距硫磺沟镇10km,距八一钢铁厂20km。路经矿区的公路有乌鲁木齐通往庙尔沟旅游区及昌吉市通往庙尔沟的沥青公路,矿区内有简易公路通往各矿,交通条件良好。
二、地形地貌
本区属天格尔山脉中段西部,地形复杂,总体上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沟谷纵横,属低山丘陵地形,海拔高程+1260—+1380m,高差100—200m。
三、河流
矿区东界外2km处发育有一条区域性地表水系(头屯河),其流向自南西向北东流迳矿区东部边缘。河道宽20—60m,河床宽150m左右,河水流量随季节性变化而变化。6—7月流量最大可达81.1m3/s,每年10月到3月为枯水期,1—3月份最小流量仅达0.9—0.95 m3/s,为常年流水的河流。此外,区内尚有各沟谷,在雨季和洪水期可形成短暂地表水流。
四、气象与地震
区内属大陆性气候,气候变化的总趋势是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春秋两季气候多变。全年最冷在12月至翌年3月,最低气温-20℃左右,每年7—8月气温最高,平均在20℃以上,年降水量222.1—264.1mm,年平均降水日70—90d,年蒸发量一般为1882.6mm。冻土深度达1m,3月下旬至4月开始解冻。风向以西南风为主,春秋为风季,最大风速2.9m/s,一般风速1.2—2.0m/s。
矿区位于天格尔山北部边缘,属强震断裂带范围之内,地震活动强度大,频率高,小震多,其烈度划为8级区。
五、现有水、电源情况
目前,生活用水主要从头屯河利用原有的设施、设备将河水通过输水管道泵入矿区高位蓄水池,以利于生产、生活用水。
目前,矿井主供电源将改为从硫磺沟110变电站(新建),电压等级为35kv,备用电源为硫磺沟变电站,电压等级为10kv,形成双回路供电。
第二节 地质特征
一、矿区地质
A、地层
矿区范围内以第四系覆盖为主,其它地层(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仅在矿区中部有所出露。
B、构造
矿区位于阿克德向斜南翼,地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向,为一向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地表为11—18°,全区内未发现其它断裂、挠曲等构造,构造简单。但在老斜井+1130m水平北翼巷道中在掘进时发现一小断层,为一个小逆断层,影响不大。
二、煤层
(一)含煤性
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是矿区的主要含煤地层,其煤层主要发育于西山窑组地层的下部,煤层较为集中,各煤层沿走向有一定的变化,在头屯河以东,煤层合并层数少,结构简单,煤层间距较小,西部煤层由于沉积环境有所改变,煤层开始分叉,煤层层数增加,煤层结构由简单趋向于相对复杂,煤层间距相对增大。共计含煤18层,其煤层编号为1—18号,其中头屯河矿区全区可采的煤层为4—5、7、9—15号煤层,9—15号煤层在43—45线以西分叉为9—10、11、12、13、14—15号煤层,其中9—10、14—15号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煤层总厚35.13—44.28m,平均总厚40.14m,含煤系数为7%,其中含可采煤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