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公司通风能力核定报告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某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目 录
1 概 述 1
1.1 核定工作的简要过程 1
1.2 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1
1.3 最终确定的煤矿核定通风能力 2
2 矿井基本概况 3
2.1 井田概况 3
2.2 矿井安全生产现状 5
2.2.1 生产概况 5
2.2.2 安全生产条件 6
2.3 通风系统情况 10
3 煤矿需要风量计算 1
3.1 矿井需要风量的计算原则 1
3.2 矿井需要风量计算方法 1
3.3 采煤工作面(包括备用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2
3.4 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9
3.5 硐室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16
3.6 其它用风巷道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17
3.7 矿井总需风量的确定 18
4 矿井通风能力计算 20
4.1 计算公式 20
4.2 单个采煤工作面年产量计算 20
4.3 单个掘进工作面年产量计算 21
5 矿井通风能力验证 23
5.1 矿井通风动力验证 23
5.2 矿井通风网络能力验证 23
5.3 矿井用风地点有效风量验证 24
5.4 矿井稀释瓦斯能力验证 24
6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结果 25
7 结论 26
概 述
核定工作的简要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56-2008《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及《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第104条“矿井每年安排采掘作业计划时必须核定矿井生产和通风能力,必须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产量,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的要求,落实“以风定产”的煤矿瓦斯治理措施,加强煤矿管理,指导煤矿科学组织生产,规范煤矿生产行为,有效促进煤矿提高装备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于年月日—年月日对通风能力进行了核定。
核定小组,核定人员针对矿井的实际情况,逐项收集资料,填写现场情况表,分析现场存在的问题,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的要求编写了本报告。
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28-2006《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矿井监测检验报告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与管理指南》;
MT/T440-2008《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最终确定的煤矿核定通风能力
根据国家煤矿通风能力核定的有关规定,,为。基本概况煤矿整合后新的矿区范围由以下13个拐点坐标圈成,见表2-1。井田形状为一个矩形,东西宽度为m,南北宽度为m(实际设计开采宽度m)。主采二1煤层为三软煤层,开采标高为-m以上、+m以下煤炭资源。
本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区、嵩箕断隆南缘,向斜西段南翼。全区为单斜构造,地层走向80°~90°,倾向350°~360°,倾角18°~25°,区内无大的断层通过。属构造简单类型。
表2-1 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拐点 X Y 拐点 X 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本区含煤地层为石炭~二迭系,含煤地层总厚385m,含九个煤组计10层煤,煤层总厚15m,含煤系数6.02%。可采煤层主要为二1煤层,而一1煤、五3煤层大面积可采,四3煤层局部可采。
主采二1煤层。二1煤层位于二迭系下统山西组下部,为本矿开采对象,煤厚0~13.3m,平均煤厚5.00m,倾角18~26°,局部地段出现特厚点,煤层稳定,结构简单,不含夹矸。顶板一般为大占砂岩,局部有炭质泥岩伪顶,底板为砂质泥岩或炭质泥岩。矿山范围内,二1煤层埋深20m,展布标高+300~-80m。二1煤呈黑色、多粉末状,结构简单,组织疏松,强度低易污手。其视密度为1.38t/m3。经测定分析:二1煤层原煤灰分(Ad)13.72%、硫分(Std)0.79%、水分(Mad)0.9%、磷分(Pd)0.005%~0.175%、挥发分(Vdaf)11.81%、恒容高位发热量(Qgr.V.ad)29.76MJ/kg;煤灰软化温度(ST)1375℃。为中低灰、低硫、特低磷、高熔点、高热值之贫煤,是良好的民用与工业用煤。
二1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自燃等级为Ⅲ类,属于不易自燃煤层,二1煤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设计正常涌水量75m3/h,最大涌水量111m3/h,目前,实际涌水量20~50m3/h。
煤矿年设计生产能力万t/a,服务年限a。现矿井处于整改状态。
采用综合井筒(立井、斜井)混合开拓方式其中主立井井口标高+m,井底标高+m,垂深m,直径m,净断面m2,内装一对t箕斗,其担负全矿提升和进风任务;副斜井井口标高+m,斜长m,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