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 基本经济理论.doc

发布:2016-12-27约9.8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 基本经济理论 一、2008年高考考点: 1.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货币的职能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3)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 【提示】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商品与商品经济、货币及其职能、通货膨胀、价值规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提示】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按劳分配、多种分配形式、共同富裕、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及其手段。 二、知识补充: 1.物价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并非都因通货膨胀引起 (1)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纸币发行量过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第二,纸币流通周转速度加快。(在某一特定的时期,由于担心涨价,人们把手中的货币尽快出手抢购,使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 (2)引起物价上涨的原因有:除了通货膨胀外还有 第一,商品供不应求;第二,国家的宏观调空政策(政策性调价,理顺价格关系)引起纸币发行量增加;第三,投资和消费需求过热;第四,价格管理松驰,出现乱收费、乱涨价; 第五,因某些特殊原因造成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商品价值量增大。 (3)通货膨胀的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4)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会使价格信息失真,搞乱社会经济,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社会不稳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危害极大。 (5)对策:A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方针,努力增收节支,同时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C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D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 2.?通货紧缩 (1)含义:通货紧缩是指由商品和劳务总需求小于部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与通货膨胀现象正好相反。 (2)?原因: 第一,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是主要原因,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第二,长时间、大范围的价格下降,造成了企业经营困难,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使就业率下降,居民的收入降低。第三,低价倾销和恶性竞争,消费需求持续不振,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第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第五,国外经济危机影响导致国际需求增长乏力,且与国内需求不足相重叠。 (3)实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4)危害:第一,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第二,强化居民的“惜购”心理,导致市场销售不振;第三,抑制社会总需求,制约国民经济增长。 (5)对策: 第一,降低利率,刺激社会投资,增加货币的供应量;第二,鼓励消费,加快货币周转速度;第三,发行国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社会总需求;第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吸引社会消费,减少产品的积压。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第一,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的数量不平衡造成的。 第二、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因此,必须抑制。 区别:第一,含义及实质不同:(参考上述) 第二,表现不同。 通货膨胀时,经济过热,需求膨胀,物价上涨。 通货紧缩时,各类物价指数出现较长时间持续下降。国际国内需求增长乏力。 第三,危害性及解决措施不同。 通货膨胀会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 措施:(参考上述) 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不利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利。 措施:(参考上述)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外贸出口等措施来拉动经济增长。(主要是扩大内需)。 4.十六大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观点: (1)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2)发展规模经营;(3)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5、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1、一切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2、这也是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决定的。3、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各种形式都可以利用。 6、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什么?) 7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