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 分配(财政、税收、银行).doc

发布:2016-12-27约3.6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 分配(财政、税收、银行) 一、2008年高考考点: 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国民收入的分配 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的巨大作用 (2)税收和纳税人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提示】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国民收入、积累与消费、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赤字、财政的作用、税收与税种、依法纳税。 6.银行和储蓄者 (1)我国的银行 银行的产生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公民的储蓄 存款储蓄及其作用 债券与商业保险 【提示】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银行及其职能、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银行业务与作用、利率、储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债券及其种类、商业保险。 二、构建知识结构图表: 三、重点知识强调: 1、财政的作用(五点:) 2、税与费的关系(与改革联系密切) 共同点:第一,都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第二,从性质上看,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财政性资金,因为二者都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形式; 第三,从特征上看,二者的征收都以行政权力为依据,并且都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具有强制性的特征;第四,从征收的依据看,二者都是以国家行使了社会管理职能为前提。 不同点:第一, 征收的具体主体不同。税收是由国家税务机关(包括海关\农税部门)代表国家征收的;费是由其它行政和事业单位征收的。 第二,用途不同。税务机关征收的税款由国家统一支配,用于社会公共需要;费一般采取专款专用原则,除少数作为财政收入外,大多数用于本行业\本部门业务支出的需要。 第三,特点不同,税收具有固定性,是一种规范的分配;费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在目前情况下,大多是非规范的分配。 第四,征收规模的大小不同。税收征收面广,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费作为财政收入中的其它收入,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大。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联系:(1)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或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都需要时间,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4、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职能 注:(1)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家,中国人民银行被国家授权发行人民币(即不能简单说他有人民币的发行权)(2)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人民币发行机关,其总行是发行人民币的唯一金融机构 5、商业银行的含义、性质、经营目标 6、政策性银行含义、性质、目标、主要政策性银行 (1)性质:是专门从事国家政策性专项贷款的专业银行,属于金融机构——非企业金融机构。 (2)目标:建立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不以盈利为目标。 (3)其他;只贷不存,不以盈利为目标,资金由国家划拨,贷款按国家政策发放,业务上由政府的相应部门领导。 7、比较 储蓄 债券 股票 保险 性质不同 储蓄 债券、限期偿还 入股凭证 风险保障 受益权不同 取款获息,安全性最大。 定期收取利息,安全性比股票大。 取得股息和红利,经营好坏决定股票效益。 按保险条款,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经济补偿。 偿还方式不同 按活期、定期等存款方式获得本金和利息。 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必须偿还本金。 股金不能退,只能出卖股票。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可获得赔偿或保险金。 投资效益不同:利率较低,无风险。 信用度高,收益高,代用率高,流通性强,时间长,风险大。 收益高,风险大 有回报率,时间长。 联系 :都是个人投资行为,对国家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