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物理 原子核、核反应.ppt

发布:2017-11-20约1.5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二节 原子核、核反应 一、天然放射现象: 1、定义:元素自发地…….。 2、说明了:原子核结构比较复杂。 3、放射性元素:具有…….。 4、放射线的性质: (1) α射线:( He核流) (2)β射线:(电子流) 电离作用大,贯穿能力小。一张纸就可挡住α粒子。 (3) γ射线:(光子流) 电离作用小,贯穿能力较大。能穿透黑纸,能穿过几毫米厚的铝板。 电离作用很小,贯穿能力很大。能穿过几厘米厚的铅板,几十厘米厚的铝板。 二、原子核的衰变: 1、定义:原子核由于放出如α粒子或β粒子而变成新核的变化叫…。 2、衰变规律:(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α衰变: β衰变: 当放出α粒子和β粒子时,有的原子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会放出γ射线,因此,γ射线是伴随α衰变和β衰变而同时产生的。 3、半衰期: (1)定义:有半数……。 (2)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而与原子所 处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状态无关。 (3)公式: 三、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1、质子的发现: N 14 7 He 4 2 H 1 1 O 17 8 + + → 2、中子的发现: Be 9 4 He 4 2 n 1 0 C 12 6 + + → 3、原子核的组成:由……。 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中子数=质量数 - 质子数 四、放射性同位素: 1、定义: 2、应用:作为示踪原子 利用它的射线(电离作用和贯穿能力) 3、正电子的发现:(衰变) P 30 15 e 0 1 Si 30 14 + → 4、有天然的,有人造的。每一种元素都有了放射性同位素。 五、核能: 1、定义: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放出的能量。 而原子核分解为核子要吸收能量。 2、质量亏损=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质量之和 - 生成的核质量 3、质能方程:E= mc2 ∴ 核能: △E= △m c2 六、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会配平) 注意:质量数守恒,质量不守恒(有亏损) 核电站都利用重核的裂变释放的核能,而不是轻核的聚变(热核反应),因为目前热核反应尚无法控制。 若D和E能结合成F,则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 若A能分裂成B和C,则分裂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 七、例题: 1、四个质子聚变成一个α粒子,同时放出两个正电子。已知: α粒子质量: mα ,质子质量: mP ,电子质量: me 。用NA表示阿加常数,则太阳上1kg的H核聚变成α粒子所放出的能量为: 。 2、电子质量为:m,一对正负电子以一定速度相碰,湮灭后放出一对光子,c为光速,则:( ) (A)这对光子的总能量等于2mc2 (B)……………………大于2mc2 (C)光子的波长等于 mc h (D)光子的波长大于 mc h 3、光子与静止的电子碰撞后,电子的运动方向如图,则碰后的光子:( ) (A)可能沿1方向,波长一定变长 (B)可能沿2方向,波长可能不变 (C)可能沿3方向,波长一定变短 (D)可能沿3方向,波长一定变长 光子 电子 hγ v 电子碰后 1 3 2 4、已知: 、 、 的质量分别为: mn 、 mP 、mD 。现用光子能量为:E的γ射线照射静止 核使之分解。反应方程式为:γ+D=p+n ,若分解后的中子、质子的动能相等,则中子的动能为:( ) n 1 0 H 1 1 H 2 1 H 2 1 (A) 〔(mD- mP- mn )c2-E〕 1 2 (B) 〔(mP +mn -mD )c2+E〕 1 2 (C) 〔(mD - mP - mn )c2+E〕 1 2 (D) 〔(mP +mn -mD )c2-E〕 1 2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