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考物理专题复习 生物的新陈代谢 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l )剪取两小块相同的烟草叶片,分别放人盛有 等量蒸馏水和NaHCO3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此时, 叶片均浮在液面上。 ( 2 )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后.敞开试管口.可观察到叶片均下沉到试管底部。 (3) 分析预测的结果: 在日光灯下放上这两支试管,照光一段时间。 结果是NaHCO3稀释液中的叶片上浮,蒸 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 (4)再将这两支试管放在黑暗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结果是NaHCO3稀释液中的叶片下沉,蒸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 (1)光照下,NaHCO3稀释液中的叶片进行光合 作用,释放出的氧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叶肉细胞 间隙中的氧增加,叶片上浮。而蒸馏水中的叶片缺乏 二氧化碳和氧,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然处于试管底部。 (2)黑暗中,NaHCO3稀释液中的叶片进行 呼吸作用,消耗了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氧气,放出的 二氧化碳溶于NaHCO3稀释液中,叶肉细胞 间隙缺乏气体,叶片下沉。蒸馏水中缺乏氧气, 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叶肉细胞间隙仍缺乏 气体,因此叶片仍然处于试管底部。 学后思考 光能 叶绿体 葡萄糖 丙酮酸 线粒体 ATP 吸收 合成 分泌 分裂 淀粉 脂肪 氨基酸 O2 O2 空气 H2O H2O CO2 CO2 H2O 根 植物体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与细胞器的联系 (1)在叶绿体结构中磷酸含量主要集中在哪里?暗反应 为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过程主要提供哪些物质? (2)经测定在白天植物不消耗O2,却消耗大量的CO2, 这是否意味着植物体不进行呼吸作用。为什么? (3)夏季中午,植物不吸收也不释放CO2,此时光合作用速率有何特点? (4)在同一细胞中,线粒体产生的CO2参与光合作用 时,一般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若是相邻细胞呢? (5)水稻、油菜、大豆种子中淀粉、脂肪、蛋白质主要 贮存在什么结构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糖类, 以及将糖类运输到种子中都需要哪种矿质元素的参与? 思考题? 第二讲生命与能量(第2课时) 一.生命活动涉及的能量形式与能源物质 1、生命活动涉及的能量形式 太阳能:最终能源,经植物光合作用固定。 化学能:有机物形式 电能:神经传导的局部电流、光合作用光反应 阶段的电子流、电鳗等放电现象。 热能:由呼吸作用释放,维持体温及酶的正 常活性,能量的最终去路。 势能:渗透作用与水势。 机械能:机械运动 (学生讨论归纳,教师总结) 2、能源物质 糖类:主要供能物质,热量价17.15 KJ/g , 脂肪:贮备能源,热量价38.91 KJ/g , (体积小,能效高) 蛋白质:热量价 17.15KJ/g ,脱氨基作用不含 氮部分分解供能,但不经济(蛋白质 作为组成物质)产物(尿素)有害。 ATP,NADPH 磷酸肌酸:高能化合物,能量转 换中起重要作用,其中ATP为直接能源。 生物体能源物质的相互联系 糖类 主要能源物质 最终能源 直接能量物质 ATP 脂肪、淀粉、糖元 储能物质 太阳能 供给生命活动 蛋白质 能源物质 光合作用 高能化合物: 磷酸肌酸 NADPH等 化学能 化能合成作用 呼吸作用 热能 二.生物体能量的获得 植物体 能量的获得 动物体 能量的获得 微生物 能量的获得 生物种类 获得的途径 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光合作用 消化吸收 吸收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生理过程 影响因素 实验设计 消化酶 消化吸收场所 与植物的比较 与植物的比较 与动物的比较 1、光合作用中的能量变化: 光能 → 电能 → 活跃的化学能(光反应) → 稳定的化学能(暗反应)→形成有机物。 2、呼吸作用中的能量变化: (1)、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总量及去路:2870KJ/mol, 1161KJ转移到ATP,其余热能释放。 (2)、无氧呼吸: 酒精发酵:释放的能量225.94KJ/mol, 61.08KJ储存于ATP, 乳酸发酵: 释放的能量;196.65KJ/mol, 61.08KJ储存于ATP。 三、代谢过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