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物的新陈代谢专题.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生物的新陈代谢”专题
二轮复习策略的探讨; 2006 考试大纲对“生物”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见下表)所列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一、复习思路; ; 2、知识梳理层次——严而有序,视角新颖; 2、知识梳理层次——严而有序,视角新颖; 2、知识梳理层次——严谨有序,视角新颖;3、课文图表导读——回归教材,研学创新;关注人体健康
理解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和相互关系; 深化诊断性解析,提升知识与能力层次
加强适应性训练,掌握思路与综合运用
拓展探究性视野,展现宽阔的知识背景
;二、试题举例;; 2、 下列对于光合作用中各种能量转变的概述正确的是( B )
A、光能转变为电能是叶绿素分子对光能的吸收和传递的过程
B、电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的标志是产生ATP和NADPH
C、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是电子传递的过程,不需要酶的作用
D、光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包括CO2固定和还原; 3、 下图为一个由池塘及周围陆地构成的生态系统。若取其中各种植物的成熟叶片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先后顺序是( B ) ; 4、红树林中有一种叫光亮海榄雌的植物具有向上生长的特殊根系,这些根系能伸出水体,而根内则具有良好的通气组织与气孔相连。光亮海榄雌的根系特点说明( B )
A、光亮海榄雌的根具有向光性 B、植物对缺氧环境的适应
C、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D、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5、在讨论光合作用需要哪些矿质元素时,收集到以下的资料:叶绿素分子含C、H、O、N、Mg等5种元素;植株缺乏N、Mg、Fe、Mn、Cu、Zn等元素时,叶绿素不能形成,呈现缺绿病;水在光下分解需要Mn参与;Cl和Ca元素对氧的释放有特殊影响。下列推测中合理的是(C)
A、C、H、O、N、Mg、Fe、Mn、Cu、Zn是光合作用中的必需矿质元素
B、缺乏N、Mg、Fe、Mn、Cu、Zn等微量元素直接导致叶绿素分子不能合成
C、Fe、Mn、Cu、Zn等元素可能与叶绿素分子形成过程中某些酶的作用有关
D、Mn、Cl、Ca等元素参与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吸收、传递和转换; 6、下列可能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对植物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是 ( C )
A、SO2被植物吸收用于合成有机物
B、以硫酸盐形式被根吸收用于合成蛋白质
C、诱导叶片细胞中的K+大量外流
D、水体酸化严重影响鱼类的生殖和发育; 7、下列各项对C4植物的描述不确切的是( B )
A、有花环样结构和两种叶绿体 B、蒸腾作用微弱耐旱性强
C、在不同细胞分别有两种CO2固定酶 D、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0~45℃; 8、当氧分子的体积分数大于或低于3%~4%时,植物组织的呼吸速率都会提高,并释放较多的CO2。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呼吸作用原理,设法促进呼吸的措施是( C )
A、在干燥、低温的条件下储藏种子 B、将广柑储藏于密闭的土窖中
C、早稻育秧时寒潮过后适时排水 D、番茄装箱后抽去空气补充氮气; 9、科学家通过对许多作物的产量和种群密度关系的研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