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二)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散文阅读(二)
——叙事写人散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父亲的死
周国平
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
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
塌陷了。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
遮掩着。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他的去路反
而敞开了。; 我的这个感觉,是在父亲死后忽然产生的。我说忽然,
因为父亲活着时,我丝毫没有意识到父亲的存在对于我有
什么重要。从少年时代起,我和父亲的关系就有点疏远。
那时候家里子女多,负担重,父亲心情不好,常发脾气。
每逢这种情形,我就当他的面抄起一本书,头也不回地跨
出家门,久久躲在外面看书,表示对他的抗议。后来我到
北京上学,第一封家信洋洋洒洒数千言,对父亲的教育方
法进行了全面批判。听说父???看了后,只是笑一笑,对弟
妹们说:“你们的哥哥是个理论家。”; 年纪渐大,子女们也都成了人,父亲的脾气是愈来愈
温和了。然而,每次去上海,我总是忙于会朋友,很少在
家。就是在家,和父亲好像也没有话可说,仍然有一种疏
远感。有一年他来北京,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他突然提
议和我一起去游香山。我有点惶恐,怕一路上两人相对无
言,彼此尴尬,就特意把一个小侄子也带了去。
我实在是个不孝之子,最近十余年里,只给家里写过
一封信。那是在妻子怀孕以后,我知道父母一直盼我有个
孩子,便把这件事当做好消息报告了他们。我在信中说,
我和妻子都希望生个女儿。父亲立刻给我回了信,说无论
生男生女,他都喜欢。他的信确实洋溢着欢喜之情,我心
里明白,他也是在为好不容易收到我的信而高兴。谁能想
到,仅仅几天之后,就接到了父亲的死讯。; 父亲死得很突然。他身体一向很好,谁都断言他能长
寿。那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样提着菜篮子,到菜场取奶和
买菜。接着,步行去单位处理一件公务。然后,因为半夜
里曾感到胸闷难受,就让大弟陪他到医院看病。一检查,广
泛性心肌梗塞,立即抢救,同时下了病危通知。中午,他对
守在病床旁的大弟说,不要大惊小怪,没事的。他真的不相
信他会死。可是,一小时后,他就停止了呼吸。
父亲终于没能看到我的孩子出生。如我所希望的,我
得到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谁又能想到,我的女儿患有绝症,
活到一岁半也死了。每想到我那封报喜的信和父亲喜悦的
回应,我总感到对不起他。好在父亲永远不会知道这幕悲;剧了,这于他又未尝不是件幸事。但我自己做了一回父亲,
体会了做父亲的心情,才内疚地意识到父亲其实一直有和
我亲近一些的愿望,却被我那么矜持地回避了。
短短两年里,我被厄运纠缠着,接连失去了父亲和女
儿。父亲活着时,尽管我也时常沉思死亡问题,但总好像
和死还隔着一道屏障。父母健在的人,至少在心理上会有
一种离死尚远的感觉。后来我自己做了父亲,却未能为女
儿做好这样一道屏障。父亲的死使我觉得我住的屋子塌了
一半,女儿的死又使我觉得我自己成了一间徒有四壁的空
屋子。我一向声称一个人无须历尽苦难就可以体悟人生的
悲凉,现在我知道,苦难者的体悟毕竟是有着完全不同的
分量的。 (选自《守望的距离》);1.请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加点短语的含意。
(1)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
遮掩着。
(2)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他的去路反而
敞开了。
;答案 (1)父亲在,忽视了父亲于“我”的重要,忽视
了思考,做了许多糊涂的事而不醒悟,将过去的路遮掩;
父亲死后,内疚之心将“我”刺醒,对自己走过的路有
了清醒的认识。
(2)父亲一死,自己的门户塌了,墙壁倒了,没了依
托,茫然了未来之路。;2.父亲死后,特别是在“我”做了一回父亲后,“我”
产生了“内疚”的意识,联系全文,请分要点归纳作
者对父亲有哪些“内疚”。;答案 ①小时候,曲解父亲发脾气因而采取离家的反抗
方式;②工作了,每次父亲光临“我”的居处,总是疏
远他,冷淡他;③成家了,多年不给父亲写信,成了不
孝之子;④父亲突然逝世,没能尽儿子的义务,给父亲
送终;⑤没能让父亲在有生之年实现见到“我”的孩子
的愿望。
;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一例作简要赏析。;4.作者说:“父亲的死使我觉得我住的屋子塌了一半,
女儿的死又使我觉得我自己成了一间徒有四壁的空屋
子。”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父亲于我重要、
我于父亲重要”的角度,去解读“屋子的一半”和
“徒有四壁的空屋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白纸的传奇
王鼎钧
大约在我出生前一年,父亲到上海谋职。那时上海由
一位军阀占据,军阀下面有个处长是我们临沂同乡,经由
他推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