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散文阅读 分析综合.ppt

发布:2019-03-03约4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散文阅读 分析综合 【画面描述】 画面上,许多人举着上写“狠抓打假” “狠抓卫生”“狠抓市容”等等口号的牌子,整齐列队。旁 边一位官员模样的人则发出口令:“出发!” 【寓意点评】 101次口号式、走过场的运动,貌似热闹, 它所起到的社会效果,往往不如一次默无声息的真抓实干。 可惜,我们社会上这种走过场似的“运动”太多了,不然, 在各级执法、监察机关的监管“运动”下,“三鹿”等含有 “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何以会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毒害孩 子呢?社会需要实干家! 妙问趣解 王安石诗谜 下面是王安石的两首诗谜:①是一字,②是四个古人名, 请猜猜试试。 ①见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 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 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 ②见北宋张正敏《遁斋闲览》: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肤, 走入绣帏寻不见,任他风雨满江湖。 答案:①用 ②《中国修辞学史稿》(侨居新加坡的郑子 瑜著)作了这样的解释:“佳人佯醉索人扶”衍义为“假 倒”,再谐音作“贾岛”;“露出胸前白雪肤’,衍义 为“肋白”,再谐音作“李白”;“走入绣帏寻不见” 衍义为“罗隐”;“任他风雨满江湖”衍义为“潘(水溢 貌)浪”,再谐音作“潘阆”。   点击此处进入 考题精练 专题整合 整合1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考点阐释 所谓“作品结构”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结构、线索、 脉络、层次与段落过渡照应、开头与结尾。文章的结构往往 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这里的思路是指作者写作时思维发展的 线索,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都有一定的逻辑 关系。一篇文章的结构是写作思路的体现。而考题也是以要 求考生分析思路为考查形式的。 所谓“作品的主题”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即 作者要告诉人们的最主要的意思,包含了作者的思想观点 和写作意图。对主题的概括必须立足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与把握。 对于散文来说,分析把握文章结构,主要体现在分析 句段的作用和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思路点拨 一、句段的作用 (一)句段的作用,可以从不同角度作分析 1.内容上。内容上的作用主要考虑句子与写作内容及主旨 的联系或表达情感、观点等方面的作用。 2.结构上。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要注意句子在文章中的 位置。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首句。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 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 起因或缘由。 (2)过渡句。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 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 (3)段尾句。作用大致归纳为:前后照应、卒章显志、 总括全文、深化主旨、启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 3.表达效果上。主要是针对表达上富有特色(如使用了特 殊表现手法或结构上超常组合)的句子,或使用特殊标 点符号(如省略号)的句子。 (二)理解段落在文中的作用,注意段落的位置,具体分 析如下 1.首段的作用 (1)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 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2)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 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作铺垫。如: 2009年山东卷《记住回家的路》: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 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以个人习惯类比人生,引发感悟,为下文作铺垫。 (3)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 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 提供背景、营造(渲染)某种气氛等。如: 2009年浙江卷《魔盒》第1题:简析第一段所写景物的作用。 答案: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 (4)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 作用。如2009年江苏卷《上善若水》第1题:开头一节的三个问 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答案: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 思考。 (5)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 作用。如: 《野菊花》的首段:“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它不仅总括全文,开篇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