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健康心理幸福人生精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L/O/G/O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名言警句 世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 ——塞缪尔 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 ——海伦·凯勒 第一章 健康心理 幸福人生 第一节 健康与心理健康 第二节 大学生与心理健康 第三节 走向心理健康 一、健康 二、心理健康 第一节 健康与心理健康 一、健康 (一)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宪章中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应该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完好状态。”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2)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二)健康的标准 为了便于普及健康知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衡量人体健康的10条标准,具体如下: (5)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6)体重得当,身材匀称 (7)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 (8)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9)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 二、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给出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第一 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有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 第二 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 第三 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地、不断地进取,有理想和事业的追求 (二)心理健康的标志 (三)心理健康状态的等级 心理障碍 1 3 2 4 不良状态 心理疾病 健康状态 1.健康状态的特点 2.不良状态的特点 (1)时间短暂 (2)损害轻微 (3)能自己调整 (1)本人不觉得痛苦 (2)他人不感觉异常 (3)社会功能良好 3.心理障碍的特点 4.心理疾病的特点 (1)心理反应强烈 (2)躯体不适感较强 (3)损害大 (4)需心理医生的治疗 (1)行为方式不协调 (2)具有针对性 (3)损害较大 (4)无法自己调整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第二节 大学生与心理健康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情感日益丰富,但易偏激 (二)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缺乏成熟的理性思考 (一)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我统和”能力差 (四)交往欲望强,但心理闭锁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五)性意识发展,但易导致性心理失衡 社会环境因素 学校环境因素 家庭教育因素 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生活事件因素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自我意识明确,有自知之明 (二)情绪调控适当 (四)人格完整,和谐健全 (五)适应社会生活,协调一致 (三)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交往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 二、大学生如何走出心理困惑 第三节 走向心理健康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 (一)人际交往的困惑 (二)适应困惑 (三)恋爱心理的困惑 (四)学习与生活的困惑 (五)就业困惑 (六)网络依赖的困惑 二、大学生如何走出心理困惑 (一)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二)端正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营造 良好求助氛围 (三)大学生进行自我调试 (一)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2 3 4 普及心理学知识 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开展心理状况测评工作 (二)端正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营造良好求助氛围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2.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实现全方位育人 3.更新观念,正视心理求助 (三)大学生进行自我调试 大学生应积极进行自我调试,走出心理困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创造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彼此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消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