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认识人生珍爱生命讲述.ppt

发布:2017-03-25约5.2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思考死亡, 提升生命的价值 1、了解自己的价值观, 过幸福的人生 2、为了目标不懈努力, 过充实的人生 了解自己的价值观, 过幸福的人生 “生命本身没有任何价值, 它的价值在于怎样使用它” ——卢梭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在于给原本没有价值的生命创造出一个价值来。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相似的,因为都要历经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但是每个人的生命 又是独特的,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都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为了目标不懈努力,过充实的人生。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一个奇迹。 从空间上说,至少目前为止宇宙间人类是已知的唯一的智慧生物;即使是在生物学上,一个生命的诞生也是众里挑一的偶然事件。 作为拥有生命的个体,没有理由不去追求成功而充实的人生。 活着,千万别错过生命! 活着,就应活出自己的阳光! 大一新生因感觉孤独自刎 2007年09月15日15:15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报今日消息 记者喻彬报道:广州大学城某大学一名大一的男生,经过竞选当上了副班长,却用镜子锋利的玻璃片,割颈部动脉自杀。幸被同学发现,及时送到医院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他后来向老师披露其自杀原因,让人震惊:“刚刚入校,生活不习惯,没有朋友,感到孤单。” 案例1:  人保部官员谈女大学生自杀:要积极调整心态 2009-02-26 16:14:49  核心提示:2月2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王亚栋接受专访,对“女大学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事件表示痛心,称“毕业生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勇敢面对求职就业过程当中的挫折和困难。” 燕赵都市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女大学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 留下10万字日记》的文章,字里行间记录着一个当代大学生走上不归路的心路历程。 案例2:  女大学生死亡日记摘录 “感觉好累,好累……每天都感觉不到生活的美好,看不到未来和希望……总是没有信心,没有目标,过一天算一天,不知道前方的路如何,就这样消极地度日……再这样下去,不知道将是什么样的恶果。”(生前最后一篇日记) “每天都在做一些心不甘情不愿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总想着逃避,却又不敢逃避,硬着头皮去做,总是很痛苦,无助,都大三了,眼看就步入社会却变成了这样,实在是可悲啊!花着钱浪费着青春……可悲啊!” 案例3: 复旦女博士坠楼身亡 死前经常一个人对空气说话 2006年10月27日   昨日下午3点左右,复旦大学一位女博士生从6楼的阳台上坠下身亡。据其室友反映,死者生前举止异于常人,专家则推测其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室友称她很少和人交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室友告诉记者,死者姓周,今年38岁左右,来自陕西, 离婚后考入了 复旦大学历史系,目前就读博士三年级,正在准备毕业论文。室友评价说,“应该说她挺聪明的吧,本科、研究生都是在交通大学念的,专业是英语,一直都是大学英语老师。” 不过,室友还是在和周女士的接触中感觉出了一些“异样”。“她的打扮非常土,感觉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头发就扎个辫子,从来不烫不染。”室友指指门口的蛇皮袋和鞋子说:“这是她的房门,她平时把这些袋子和鞋堆得堵住门,自己就关在房间里,很少和人交流。”让室友觉得更奇怪的是,周某有时会产生幻听,经常一个人和空气说话。   记住吧! 意识到每个人都不可能活两次—生命是智慧的起点 。 盲目地死与盲目地活,注定都是奴隶。 掌握生死智慧,才能在根本上把握成功 把死亡当成生命导师 正视死,恰恰为了更好地活 1.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观和价值观。 2.认为人生就不过如此。 3.认为自己一事无成,在社会上没有发现自己的位置。 …… 三、大学生对生命与死亡的心理误区 四、理解生命 感受生命 珍爱生命 理解生命、珍爱生命 微笑面对生活 及时识别青少年自杀危机 主动预防和干预自杀危机 我应该像喜欢钞票一样喜欢自己 辅助教学——感悟生命 看一些在网上流传很广的图片, 谈谈想法。 感受人生 珍爱生命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时分配 主要概念 主要理论 教学目标 了解人生发展的历程 懂得生命存在的意义 激发对生命的热爱、欣赏和尊重 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和保护生命 教学重难点 人的一生发展的历程 对生命主观和客观的感受 积极而乐观的生命价值观 课时分配 本章讲授为3个学时,实践课1个学时。 主要概念 视觉悬崖 研究人员用一块印有不同棋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