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11高三语文(理)《第二次联考试卷讲评》(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2012年上学期 制作: 10 8.?①忧世感时的情感常常显于言辞之外;? ②社会中美刺讽谏传统不再保留。 9.(1)郑先生对我说起照玄上人写诗,(诗风)雄俊峭拔,近代以擅长写诗而出名的人,没有人超越他。 (2)于是诽谤的案件开始出现,自那以后,诗歌创作的“风雅”传统就一扫而光,毫无遗留了。 (3)那些怀抱奇特本领而不被重用的一直到死的人物,已经消失不少了。 10.(1)一个“发”字,写出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高树、楚天,映衬了她的雅洁不凡;朔风、繁霜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及不屈的品格。 (2)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平之情,以及借梅花的销落来表达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之情。 11. (1) 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2) 或命巾车 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 14.“80后”亚文化的表现形态:①消费娱乐亚文化;②网络“恶搞”的网络亚文化。 原因:①这一群体具有反叛个性与浪漫品质,在自我思想上也有着自身某种独立的思考和追求。②西方新兴群体生活方式很快引入,文化观念与世界青年文化快速接轨。③宏大叙事与主流文化形态出现审美疲劳。 15.(1)生命的真相:分享生命过程中的安宁与真实(答淡泊、从容、恬然等亦可)。 (2)心不是别人的跑马场:摆脱俗世的困扰,开辟属于自我的心灵的空间。(2分) 16.作用:在内容上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宁静、给人温暖的老人形象,一如秋光的分享,以此来彰显文章主旨;同时在结构上为下文引出作者的观点作铺垫,让行文更起伏多变。 17.修辞:运用了引用、夸张的修辞方式,写出了秋光之美,同时引发了对分享的具体描述。 表达方式:以描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既有对秋日里分享四季之美的生动描写,又有对分享秋日的赞美和对秋日分享内涵的深刻感悟。 18.含义:秋天具有独特气质,淡薄而从容,分享而喜悦。秋日的分享像作者母亲的老师那样,给人温暖,让人如沐秋阳;人生的秋季里,人人都要用一颗安静的心,不带功利性地去和他人分享四季。 启示:生活中我们需要敞开胸怀,与人分享世界的美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真心地不带功利性地与人分享风景、亲情、快乐,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温情,让我们的世界撒满阳光。 19.(1)第一位垂钓者启示:莫让贪欲蒙蔽了我们的眼睛。短文中的第一位垂钓者视野偏蔽,被物欲蒙蔽了眼睛,很功利地把星星当做金子来收获,垂钓的最终结果只会是一无所获。生活中也总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眼睛里只有财富、名利等满足一己贪欲的东西,把这些当做衡量人生收获与幸福与否的最高标准,完全迷失甚至沉沦于欲望的迷宫中,最终让人生幸福的星星从身边溜走,因此,我们只有拒绝贪欲,才能真正收获人生的星星。 (2)第二位垂钓者启示:拒绝功利,做真实的自我。短文中的第二位垂钓者“在雨水留下的泥水洼里垂钓”,显然钓不到鱼,但因他心中不存功利之念,却最终在充满星星的流水网里,收获了人生永恒的幸福的星光。生活中大凡像第二位垂钓者一样的真正“淡泊”之人,皆能将名利置之度外,心态平和,操守清廉,他们对自己人生的信仰不懈追求,对名利淡然处之,最终达到了人生更高的精神境界。因此,生活中我们少一点功利,多一点真实与平和,我们将收获永恒的幸福的星星。 20.第一段文字表达了一个人要想立志于追求真知,就不要把物欲追求放在第一位;第二段文字则表达了要追寻真知,需要自信的精神。两则文字共同体现了追求真知过程中的精神准备。贪图物欲享受则会使人懈怠懒惰,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缺乏自信则会使人轻易言弃,不能坚持到底。作为21世纪的青年,更应将高度自信与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结合起来。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2012年上学期 制作: 1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