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剖析.docx

发布:2017-03-15约8.7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第一章概述11.1 设计概况11.2 设计依据1第二章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22.1 室内外气象参数22.2 采暖系统设计22.3 热负荷计算22.3.1 校核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否满足最小传热系数的要求22.3.2 负荷计算过程32.3.3负荷计算示例5第三章散热器的选择83.1 散热器的布置83.2 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83.3 散热器的计算8第四章水力计算114.1立管编号114.2确定最不利环路114.3计算最不利环路阻力114.4不平衡率的计算114.4.1户内不平衡率计算114.4.2楼层不平衡率计算124.5水压图的绘制13第五章供热管道及附件145.1保温管道的确定145.2 保温材料的选择145.3 管道保温施工145.4 水泵的选择155.4.1循环水泵选择155.4.2补水泵选择165.4.3换热器选择16第六章设计总结17参考文献18附件1房间耗热量表19附件2散热器片数表20附件3立管负荷管长图21附件4最不利环路阻力计算表22附件5户内负荷管长图23附件6户内环路阻力计算书24第一章 概述1.1 设计概况北京市某住宅建筑工程采暖设计,地上九层,地下一层,占地面积552 m2建筑面积5385.55m2,供暖面积3865.5m2。该建筑南北朝向.1.2 设计依据《供热设计手册》《供热工程》(ISBN 978-7-112-02017-1)。GB50189-20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JGJ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42-2004《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第二章 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2.1 室内外气象参数根据《GB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得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7.6℃,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6㎡/s。根据《JGJ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室内温度确定为20℃。2.2 采暖系统设计建筑内外管网采用间接连接方式,换热器布置在地下一层,建筑采暖热水采用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双管闭式系统,供暖水平立管和户内水平支管采用双管同程式。补水定压方式为补给水泵定压补水。户内采暖形式决定采用散热器采暖,散热器选用铸铁M132型。2.3 热负荷计算 建筑物供暖热负荷计算,采用围护结构传热量计算。特别说明:室内外温差为27.6℃,温差修正系数为1;户间内墙传热温差为5℃,温差修正系数为0.7;地下室与一层楼板传热温差为27.6℃,温差修正为0.75.2.3.1 校核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否满足最小传热系数的要求围护结构东、西、南、北外墙东、西、北外窗南外窗底层地面楼板面、地面户间墙门东、西、南、北内墙屋顶K(w/m2·k0.372.472.30.440.911.032.10.370.45注:根据《JGJ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西外窗传热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故计算中采用规范值进行计算。2.3.2 负荷计算过程 外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如下:公式(2-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的面积;——冬季室内计算温度;——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整个建筑的基本耗热量等于它的围护结构各部分基本耗热量的总和: W 公式(2-2)算出基本耗热量后再进行朝向和高度修正(因风速较小,风力修正忽略不计),门窗的冷风渗透耗热量,采用缝隙法计算缝隙长度l=3×(窗高-上亮)+2×窗宽=3×(1.5-0.5)+2×窗宽;门窗渗入空气量 : 公式(2-3)L——每米门窗渗入室内的空气量;l——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n——渗透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注:根据设计手册差得本建筑采用双层钢窗时,每米、窗缝隙的渗风量L为1.8m3/(m·h)。确定门窗缝隙渗入空气量V后,冷风渗透耗热量按下式计算 W 公式(2-4) 式中V—经门窗缝隙渗入室人的总空气量;——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冷空气的定压比热;0.278——单位换算系数,注:根据设计手册查得:室外计算温度为-7.6℃,设计室内温度为20℃时每1m2渗透耗热量为10.43(W/m3)。门的冷风侵入耗热量计算按下式 W 公式(2-5)——外门的基本耗热量; N——考虑冷风侵入的外门附加率,按表1—9计算注:由于本建筑户内外门、阳台内的外门长时间不开启故不考虑门的冷风入侵热量。以下是朝向,风力,高度的修正:⊙《暖通规范》规定:宜按下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