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80X86微处理器的结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80X86微处理器的结构
内容提要:
1.? 8086微处理器基本结构
8086微处理器寄存器结构
8086微处理器引脚功能
4.? 8086微处理器存储器和I/O组织
5.? 8086最小/最大模式系统总线的形成
6.? 8086CPU时序
7.? 从80286到奔腾微处理器的结构
学习目标:
1.掌握8086/88微处理器CPU基本结构、寄存器结构及作用、CPU引脚功能、存储器分段与物理地址形成、最小/最大模式的概念和系统组建、系统总线形成;
2.理解8086/88微处理器存储器读/写时序;
3.了解80X86系列其他微处理器的结构等。
重点:
1.8086微处理器的组成及其寄存器结构;
2.8086微处理器的存储器和I/O组织
难点:
8086微处理器的存储器和I/O组织
学时:10
2.1 8086/8088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
1.基本性能指标
16位微处理器;
采用高速运算性能的HMOS工艺制造,芯片上集成了2.9万只晶体管;
使用单一的+5V电源,40条引脚双列直插式封装;
时钟频率为5MHz~10MHz,基本指令执行时间为.3ns~0.6ns
8086有16根数据线和20根地址线,可寻址的地址空间达1MB
8086可以和浮点运算器、I/O处理器或其他处理器组成多处理器系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数据吞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2.8086/8088微处理器的结构
8086/8088 CPU的内部是由两个独立的工作部件构成,分别是总线接口部件BIU(Bus Interface Unit)和执行部件EU(Execution Unit)。图中虚线右半部分是BIU,左半部分是EU。两者并行操作,提高了CPU的运行效率。
(1)总线接口部件BIU
8086/8088总线接口部件BIU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
20位地址加法器
4个16位段地址寄存器:代码段寄存器CS、数据段寄存器DS、堆栈段寄存器SS和附加段寄 存器ES
1个16位指令指针寄存器IP
内部寄存器(用于通信、暂存)
输入输出总线控制电路
1个6字节指令队列缓冲器
功能及工作过程:
总线接口部件的功能是负责与存储器、I/O接口传送信息。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当指令队列中出现两个以上的指令字节空隙(8086是1个字节空隙)时,BIU会自动按CS和IP值所形成的20位实际物理地址对应的程序存储器单元中取指令字节
一次从程序存储器中取两个指令字节,顺序存放在指令队列寄存器中
由EU从队列指令中取走位于前列的指令,若指令需要在内存单元中读取数据,此时根据EU的请求在BIU中形成一个20位的存放数据的实际物理地址
CPU从物理地址单元中取得操作数,经BIU送到内部的运算部件(ALU)数据总线,再由EU执行响应操作
根据指令的性质,若需要,再由EU提出请求,将运算结果写入由BIU所指出的内存单元或者I/O端口中
(2)执行部件EU
8086和8088的执行部件EU的具体结构都是相同的,包含以下六个部分:
4个16位的通用寄存器组(AX、BX、CX、DX)
4个16位的专用寄存器(BP、SP、SI、DI)
1个16位的算术逻辑单元(ALU)
1个16位的状态标志寄存器
1个数据暂存寄存器
执行部件的控制电路
功能及工作过程:
EU从BIU的指令队列中取出指令代码
由EU控制电路的译码器对指令进行译码后执行指令所规定的全部功能
执行指令所得结果或执行指令所需的数据,都由EU向BIU发出命令,对存储器或I/O接口进行读/写操作
反映本次操作结果的状态写入到响应的状态寄存器
(3)EU和BIU的关系
从上面的操作过程可以看出EU只负责执行指令,BIU则负责取指令,读出操作数和写入结果。对于一般简单的处理器指令周期中,各种操作是顺序进行的。首先取指并译码,如果译码的结果需要从存储器取操作数,则启动一个总线周期去读操作数;其次执行指令;最后存储操作的结果。如下左图所示。
在8086/8088中,BIU和EU这两个部件既有独立工作的一面,又有互相配合的一面。大多数情况下,取指和执行指令在时间上是重叠进行的,如上图的右半部分所示。
2.2.8086CPU的(基本)寄存器的结构
8086CPU中可供编程使用的有14个16位寄存器,用于对指令及操作数的寻址、控制指令的执行和提供操作数。按功能可以分为:通用寄存器组、控制寄存器组和段寄存器组。
注:在80386以上的微处理器中新增加了两个附加的段存储区FS、GS用来定义附加的存储区的起始地址。
1.通用寄存器
通用寄存器包括四个数据寄存器,两个地址指针寄存器和两个变址寄存器。
(1).数据寄存器AX、BX、CX、DX
数据寄存器一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