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探讨,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认识和感受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相互转化规律。
2、学生看书学习,教师讲解、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能源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感悟化学反应在人类利用能源的理事国陈中的作用,认识远我饿及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强化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基础存盘
(二)探究讨论
(三)例题讲解
【例1】(2010·昆明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B.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C.经过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吸热反应
D.只要有化学键的断裂,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变式训练】对下列化学反应的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②化学反应发生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③吸热反应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④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例2】根据下图所示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 mol H2的共价键形成放出436 kJ能量
B.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吸收能量
C.1 mol H2(g)跟0.5mol O2(g)反应生成1 mol H2O(g)释放能量245 kJ
D.1 mol H2(g)与0.5mol O2(g)的总能量大于1 mol H2O(g)的能量
【变式训练】化学反应A2+B2 ==== 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能放出x kJ能量
C.断裂2 mol A—B键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
D.2 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
(四)课堂练习
1.(2009·上海高考)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2010·郑州高一检测)已知反应X+Y ====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3.冰岛火山爆发再一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必须发展“低碳经济”。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备受青睐。下列不是氢能优点的是( )
A.原料来源广 B.易燃烧,放出热量多
C.产物无污染 D.制取H2简单易行
4.(2010·南京高一检测)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B.氢气燃烧
C.浓硫酸的稀释 D.Ba(OH)2·8H2O和NH4Cl(固体)混合
5.在一定条件下A与B反应可生成C和D,其能量变化如下图:
(1)若E1E2,反应体系的总能量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若E1E2,反应体系的总能量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氧化还原的知识,通过实验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分析和归纳掌握原电池的组成与反应特点。
2.学生看书学习,教师讲解、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电能与电池在生活、生产、科技中的作用,了解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意义,增强关注能源问题和环保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基础存盘
探究讨论
例题讲解
【例1】(2010·孝感高一检测)如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在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 )
实验后的记录:
①Zn为正极,Cu为负极。
②H+向负极移动。
③电子流动方向,从Zn经外电路流向Cu。
④Cu极上有H2产生。
⑤若有1 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H2为0.5 mol
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 == Zn2+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变式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电池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