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新课标语文教案.doc

发布:2017-04-19约8.62万字共9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91 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kangpingxian 四家子学校 姜淑荣 1、《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 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    2浏览“单元导读”:     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     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3交流体会:     ①汇报“读懂了什么”。     ②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难题。   二、进入第一课《绿叶的梦》的学习:    1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一课。    2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     [教师提示]①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可以做什么用?等          ②梦:可以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          ③绿叶的梦:启发质疑。     小结:(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    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     ⑴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⑵听读思考,交流感受:     ⑶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愿意自己读读这篇课文吗?(导入下一环节)    4学习本课生字词:     ⑴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⑵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     ⑶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⑷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    5按要求自读课文:     ⑴提出自读要求: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意思的。(用▲分段)      出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与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     ⑵学生按要求自学。     ⑶组织班内交流:      检查分段情况;汇总好的词语;指名朗读喜欢的段落;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6作者简介:(有时间再安排)     葛翠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现任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半个世纪来坚持写童话,力求在童话创作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形成自己独具的风格。主要作品《野葡萄》、《会唱歌的画像》、《翻跟头的小木偶》《春天在哪里》等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丹麦、瑞士、前苏联、日本、泰国等报刊对其作品都有过介绍和评论,港台地区出版过她的繁体字中文版童话图书。     葛翠琳曾出访法国、瑞士、泰国、日本并讲学。70年代末期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80年代末曾任瑞士儿童图书国际奖评委。1990年与韩素音等人创办冰心奖,并一直主持冰心奖工作,为培养儿童文学作者尽心力尽力。90年代曾连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     小读者喜欢她的书,是她最高兴的事。 7布置作业:     ⑴抄写本课生字词。     ⑵继续熟读课文,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段落。     ⑶试着自己解决课上提出的问题。     ⑷阅读《野葡萄》(或自己收集作者的作品)[选做]      野葡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书课题,齐读;    2回忆、梳理学生质疑,确定重点问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