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分为早期与晚期两个发展阶段。早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是把货币看成财富的惟一形态;财富的源泉来自流通领域,主要是贱买贵卖;只有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才能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国家应实行干预经济的政策,以保证金银财富的流入。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前史,是对资本主义最初的理论考察。;第一节 概述;二、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
社会财富观念:重商主义者坚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他们把财富与货币混为一谈,认为金银即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把货币的多寡视为衡量富裕程度的标准。
;财富源泉的观点: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的源泉只能是流通领域,只有靠流通领域才能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国内商业不能增加国家的货币量,只有对外贸易才是国家富裕的根本途径。
强调国家的作用:重商主义者认为,中央集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致富的重要保证。封建割据的国家是妨碍商业资本的充分发展的。因此他们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并极力主张国家采取各种干预经济的措施,并提出巩固和增强中央集权国家的实力。
奖励增加人口:重商主义者认为,人口是国家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又是进行武力掠夺、殖民扩张的兵源。因此,他们主张增加人口,限制人口外流;同时鼓励外国人口、特别是有熟练手艺和有科学技术的人才移入本国。;根本不知道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不理解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重商主义者混同了金银和货币,把金银看成是财富的惟一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财富是交换价值,金银即货币只是财富的一种形态,而不是财富的惟一形态。
重商主义者的观点,反映了当时西欧流行的追求金银的狂热,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积累货币资本的渴望。 ; 重商主义者是根据他们的社会实践,把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经济现象加以分析研究、整理、归纳,得出他们的经验主义的结论的。这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但重商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是不科学的。;第二节 西欧重商主义的发展;一、早期重商主义
1.时间:14、15世纪至16世纪中叶
2.特点:
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一切购买都会使货币减少,所有的销售都能使货币增加。他们所坚持的主张是,尽量少买或不买,把多卖少买的原则绝对化,这样才能多积累货币,使国家致富 。
早期重商主义阶段,商品生产和流通还不发达,对外贸易尚未充分展开,它们的代言人极力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国家采取各种严格措施,加强对外贸易的管制,防止货币流向国外。 ;3.代表人物:
在英国:
约翰·海尔斯(?—1571) :在著作《英吉利王国公共福利对话集》中,述说了保持和增加英国的货币,积累货币财富的措施和主张;提出尽量将货币保藏在英国而不使流向国外。同时,极力反对当时由于社会上铸造不足值的货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足值货币流向国外的现象。他们还极力反对从外国输入商品,也反对外国商人用英国的原料加工后再输入本国的制成品。
马林斯(1586—1641):马林斯认为国家应该禁止金银出口,对货币应该严格管制,加强对外贸易和外汇交易的管理。 ;在法国:
博丹(1530—1596):针对物价问题,提出法国当时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金银的数量过多。最早地提出了货币数量理论。
安徒安·孟克列钦(1575—1621):在《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名称;明确地提出了商业地位十分重要的观点,说明商业是国家活动的基础,国家应该保护商人的利益。他反对外国商人在法国进行商业活动,侵犯法国的利益,还提出了要保护法国自然资源等主张。他还宣称使国家富足不是充足的黄金和白银,而是生活必需品。 ; 早期重商主义阶段,国家迫切需要增加货币。所以早期重商主义者极力提倡不断吸收国外货币到国内,禁止货币输出国外。此时,国家力图通过行政手段,调节货币的流动,达到使国家贮藏尽量多的货币,积累起充足的货币财富的目的。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二、晚期重商主义
1.时间: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
2.特点:
认识到必须把货币不断地投入流通才能使货币财富不断增加。
要求国家允许货币输出,采取有效措施鼓励货币输出。
为保证对外贸易顺利进行,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持顺差。
国家必须实施保护关税政策,保护本国工商业能抵制国外的竞争对手。
认为人口是一个国家的真正力量,提出增加人口、限制人口外流和鼓励有熟练手艺技巧的工人移入。;3.代表人物:
英国的托马斯·孟(1571—1641):反驳了早期重商主义者的观点,提出了系统的晚期重商主义的观点和主张。
法国的让·巴蒂斯特·柯尔培尔(1619—1683):以法国经济政策的实践,体现了他的晚期重商主义的主张。;意大利的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