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商主义理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第二节 保护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概念。 重商主义最早是作为国家政策出现的,并逐渐成为经济学说,产生于15世纪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时期,反映了商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到18世纪下半叶因工业革命的兴起而被古典理论所取代。马克思称它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作的最初的理论研究。 重商主义概述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1、风行于15-17世纪的欧洲 2、重商主义既是一种经济思想,又是一种国民经济政策实践 重商主义产生背景 1.资本的原始积累的产生: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被新兴商业资本主义所取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地理大发现拓展了贸易范围,海外殖民和英国的圈地运动也使西欧各国的商人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财富。 2.商业资本的形成和商业革命: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股份公司的出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形成。 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思想 一 金银或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式,一国握有货币的多寡代表着该国的富裕程度。英王查理二世(1377-1405)说:“金银离开我们的手,我们的财富便消失了。” 二 对外贸易是获取额外贵金属或货币的主要源泉,因而是 增加一国财富的重要途径。除了开采和掠夺外,获得金银的途径只有对外贸易。 三 增加国民财富的贸易政策应该是尽可能多的顺差。 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 由于贸易政策的不同,重商主义分为早期与晚期两个阶段: 早期重商主义:15-16世纪中叶 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中叶 早期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主张 1、利用保护关税制度,保护本国工业,禁止外国工业品输入。禁止货币输出国外。 2、 增加国民财富的贸易政策应该是:尽可能顺差,最好是只出口不进口。 英国在爱德华四世统治期间(1461-1483年),将输出金银定为大罪,与叛国罪相提并论。 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 约翰?海尔斯 (?-1571年)英国人 威廉?斯塔福(1554-1612年)英国人 安图安?孟克列钦 (1575-1621)法国人 一、政府应该大力鼓励对外贸易,应该鼓励那些可以增强本国未来出口能力的进口; 二、为了扩大贸易的目的,可适当输出金银; 三、只要在贸易中始终保持顺差,就会增加一国货币存量,增加一国的财富。 晚期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托马斯?曼(1571-1641年)英国人,代表作:《论英国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1621年发表)、《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1664年发表) 主张: 1、要求取消货币输出的禁令--(做转口贸易) 2、坚持对外贸易出超--(贸易差额论) 3、主张发展本国的加工工业。--(生产对于财富积累的作用) 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 蒙克来田(1575-1622年)法国人,代表作:1615年《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 认为: 1、使国家富足的最好办法就是发展商业-保护商人-扩大对外贸易-致富法国 2、外国商人向法国输入货物-财富“汲水筒”-通过征税,把这些产品挤出法国。 3、发展本国的手工工场。 作为经济思想的重商主义,大约在进入18世纪中叶之后,便为思想界所抛弃, 作为经济政策实践的重商主义,持续的时间要长一些。直到18世纪末,欧洲各国尤其是英国,仍然实施着成体系的重商主义政策。 历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