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核与辐射安全的概念.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核与辐射安全的概念
考试要求
引言
第一节 核安全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核与辐射安全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纵深防御
第四节 核安全的基本技术原则
第五节 质量保证
第六节 安全目标
第七节 风险分析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五章 核与辐射安全的概念
考试要求:
1.掌握核与辐射安全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4.掌握纵深防御的概念及对纵深防御战略的理解。
5.熟悉纵深防御在设计和运行中的基本实施方法。
6.了解预防和缓解事故的基本原则。
10.熟悉核与辐射安全的基本技术原则(采用经验证的工程实践、应用经验反馈和安全研究成果、安全评价及其独立验证、老化和人因考虑等)。
7.掌握质量和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
8.了解质量保证的基本要求(质量保证大纲、人员资格和培训、不符合项及其纠正、文件控制及记录)。
9.熟悉验证质量保证大纲实施有效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熟悉核与辐射安全的总目标、辐射防护安全目标和技术安全目标。
3.了解风险分析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第一节 核安全的历史发展
1954年, 前苏联建造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早期只强调技术可靠性;
1979-03-28日美国的三哩岛严重事故后,发展到着眼于人与技术的结合——人因工程;
1986-04-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严重事故后,又发展到注重以人为本——核安全文化;
上个世纪90年代到目前,正在向突出现代组织因素——组织管理阶段发展;
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核安全体系。上述四个领域不是后者取代前者的关系,而是各自都在向前发展,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共同保证核安全水平的实际实现和不断提高。
第二节 核与辐射安全的基本原则
一 核安全基本原则
核安全基本原则涉及管理责任、纵深防御及若干基本技术原则。
1. 管理责任
详细论述见本教材第六章。
2. 纵深防御
详细论述见本章第三节。
3. 基本技术原则
详细论述见本章第四节。
二.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第60号报告,辐射防护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1 辐射实践的正当性
2 辐射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
3 剂量限制和剂量约束
对于辐射防护基本原则的详细论述见本教材第三章第七节。
第三节 纵深防御
一.纵深防御的概念
纵深防御是一项基本安全原则, 要贯彻于安全有关的全部活动,包括与组织、人员行为或设计等各个有关方面,以保证这些活动均置于重叠措施的防御之下,即使有一种故障发生,它将由适当的措施探测、补偿或纠正。
二.对纵深防御战略的理解-1
1 纵深防御的三个目标:
(1) 补偿或纠正设备故障或人员差错:
(2) 维持屏障本身的有效性并防止故障传播到全厂;
(3)在屏障本身的有效性不能完全保持时,保护从业人员、公众和环境不致受到辐射的伤害。
二.对纵深防御战略的理解-2
2 纵深防御的两个策略:
(1) 预防事故发生;
(2) 在一旦事故发生时,限制其后果,并防止它向更严重的情况进展。
二.对纵深防御战略的理解-3
3. 对放射性物质外泄的连续多级实体屏障
纵深防御原则应用的另一方面是在设计中设置一系列的实体屏障,以包容规定区域的放射性物质。
所必需的实体屏障的数目取决于可能的内部及外部灾害和故障的可能后果。
就典型的水冷反应堆核电厂而言,这些屏障可能是燃料基体、燃料包壳、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边界和安全壳。
三.纵深防御在设计中的基本实施方法-1
1. 预防——防止偏离正常运行及防止系统失效。
保守地设计,适当的安全裕量;
多重性、独立性及多样性的应用;
安全分级;
选择恰当的设计规范和材料;
控制部件的制造和核动力厂的施工;
设备的合格鉴定;
优化运行人员操作的设计;
老化和磨损的考虑;
运行经验的利用;
各种运行工况下的安全分析;
安全评价及其独立验证;
运行、在役试验和维修要求的详细分析。
三.纵深防御在设计中的基本实施方法-2
2. 检测——检测和纠正偏离正常运行状态,以防止预计运行事件升级为事故工况。
设置控制和保护系统及在安全分析中确定的其它专用安全系统;
制定正常运行操作规程。
三.纵深防御在设计中的基本实施方法-3
3. 保护——设置应对设计基准事故的专设安全设施和应急操作规程,首先将核设施引导到可控状态、然后引导到安全停堆状态、并且至少维持一道包容放射性物质的屏障。
固有安全特性的设计;
故障安全的设计;
设置针对设计基准事故的专设安全设施;
针对设计基准事故制定应急操作规程。
三.纵深防御在设计中的基本实施方法-4
4.包容——设置应对严重事故的事故管理导则,尽可能将放射性物质包容在核设施内部。
分析可能导致严重事故的主导序列和有代表性的事故工况;
针对可能导致严重事故的主导序列和有代表性的事故工况,制定防止事故进展的补充措施与严重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