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蓄电池的分类学案.ppt

发布:2017-01-06约3.56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章 蓄电池 第1章 蓄电池 第1节 概述 一、蓄电池的分类 1.何谓蓄电池? 2.汽车上(电动汽车除外)使用的是哪种蓄电池? 3.汽车用铅蓄电池分几种?(4种) 1.何谓蓄电池? 蓄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即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也能通过其内部的化学反应向用电设备供电。 是一个可逆的低压直流电源 2.汽车上(电动汽车除外)使用的是哪种蓄电池? 3.汽车用铅蓄电池分几种?(4种) 蓄电池的分类 第1节 概述 二、 蓄电池的功用 蓄电池的功用有哪些? (1)、起动时 (2)、发电机不发电时 (3)、过载时 (4)、充电 (5)、保持系统电压稳定,保护电子元件 一、结构 一、 蓄电池的结构 极板—由栅架和活性物质组成。 正极板:二氧化铅(PbO2), 棕红色 负极板:海绵状纯铅(Pb),深灰色 注意: 负极板比正极板多一块。 隔板:在正、负极板间起绝缘作用,可使电池结构紧凑。 A、隔板有许多微孔,让电解液畅通无阻。 B、隔板一面平整,一面有沟槽。沟槽面对着正极板。使充放电时,电解液能通过沟槽及时供给正极板,当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PbO2脱落时能迅速通过沟槽沉入容器底部。 材料:硬橡胶、塑料两种。 外壳上有链条和加液孔 联条:串联各单格电池 , 材料为铅。 加液孔盖: ( 注意孔盖上小孔的作用) 蓄电池的每一个单格都有一个加液孔,为加注电解液和检测电解液密度所用,孔盖上有通气孔,该小孔应经常保持畅通,一便随时排除蓄电池化学反应放出的氢气和氧气,防止外壳涨列和发生事故 电解液:用纯硫酸和蒸馏水按一 定的比例配制成配制成的电解液比重一般在1.24~1.30g/ cm3之间。 对电解液浓度的选择北方南方略有不同;见表2-3。 二 、免维护蓄电池(MF) 1、优点:不需维护、自放电少、寿命长耐过充性能好。 2、结构特点:(P14) 第3节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1.电动势的建立 正极板: PbO2 → Pb4+—— +2.0V 负极板: Pb-2e→Pb2+ —— -0.1V 两极板之间的电动势为2.1V 第3节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1.电动势的建立 一个极板组的 电动势也是2.1V 要得到12V电压 需串连6个单格 第3节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2.放电时化学反应为: 正极板:Pb4++2e→Pb2+ Pb2++SO42-→PbSO4 附在正极板上 第3节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2.放电时化学反应: 负极板:Pb-2e→Pb2+ Pb2++SO42-→PbSO4 附在负极板上 第3节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2.放电时化学反应总方程式为: PbO2 +Pb + 2H2SO4→ 2Pb SO4 + 2H2O 电解液中:H++OH-→H2O SO4 →减少 电解液硫酸浓度降低 工作原理——充电过程 蓄电池充电终了特征: (1)电解液中有大量气泡冒出,呈沸腾状态 (2)电解液密度和端电压上升到规定值,且2~3小时保持不变 蓄电池的型号 6 Q 105 6-Q A-105 6-Q B-105 6-Q W-105 G 6-Q A-105S 6-Q H-105D 蓄电池的选用 蓄电池的选择必须符合如下两点要求: 1、电压等级必须一致 2、蓄电池的容量必须足够。 内阻 极板电阻:电阻很小,且与活性物质变化而变化。 电解液电阻:与其温度和密度有关。 隔板:其材料的通透性影响电解液的电阻。 连接条:铅质,电阻很小。 放电特性 概念:蓄电池的放电特性是指在恒流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的端电压Uf和电解液密度ρ25℃随时间tf而变化的规律。 蓄电池在恒流放电过程中,端电压的变化规律:    开始放电阶段    相对稳定阶段    迅速下降阶段 蓄电池放电终了的特征是:    1、单个电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单池终止电压和放电电流有关)    2、电解液密度降到最小终止值 但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