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植物生殖器官-花的结构.ppt

发布:2025-04-05约2.7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植物生殖器官-花的结构红色与白色的中间色.`问题探讨红墨水和蓝墨水倒在一起,混合液呈混合色,那么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会是什么颜色?粉色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孟德尔一、相关简介奥国人,天主教神父。主要工作:1856-1864经过8年的杂交试验,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遗传学奠基人。(Mendel,1822-1884)遗传物质是什么未知;遗传物质在哪里未知;科学界认为遗传现象是有规律的,并在生物传代过程中得到体现。人们坚信有一种因子控制着生物的遗传过程。十七世纪中叶生物学的研究状况:遗传物质怎样起作用未知。植物杂交实验是研究遗传规律的好方法。1234562、植物生殖器官-花的结构3、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1、去雄2、套袋3、授粉4、套袋花柄花萼花瓣子房花柱柱头雌蕊花冠花药花丝雄蕊花托注意:种子生长在雌性亲本的子房中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解释高×矮亲本(P)高子一代F1高787矮277×子二代F2比例3:1性状:生物体形态生理等方面的特性显性性状: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相对性状:相关概念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隐性性状: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的性状。如:兔的长毛与短毛如:高茎如:矮茎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P亲本×杂交×F1子一代F2子二代自交♀雌性个体♂雄性个体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解释高×矮亲本(P)高子一代F1高787矮277子二代F2比例3:1假设1.基因决定性状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表示为D、d2.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3.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配子中基因数减半)4.受精作用时,各类型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dDd高×矮D种类dDd高♀♂DdDdDDDdDdddPF1F2GF1配子高:矮=3:1DD:Dd:dd1:2:1××=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DdDd高×矮DdDd高♀♂DdDdDDDdDdddPF1F2GF1配子高:矮=3:1DD:Dd:dd1:2: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相关概念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表现型:表现出的性状或性状组合基因型:例如:高茎或矮茎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例如:DD、Dd、dd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例如:D和dDdDd高×矮DdDd高♀♂DdDdDDDdDdddPF1F2GF1配子高:矮=3:1DD:Dd:dd1:2:1×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之一--测交ddDF1高茎×dD?Ddd?高?=d,数目=含d的配子数目;1:1结论:配子子代测交F1因子组成为Dd;?矮F1产生的配子中,含D的配子?矮茎(纯合子)高茎DD高茎Dd矮茎dd测交实验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设ddDdD?Ddd?高?=d,子数目=含d的配子数目。1:1结论:配子子代测交F1基因组成为Dd;?矮F1产生的配子中,含D的配1.基因决定性状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2.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3.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配子中基因数减半。4.受精时,各类型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是F1产生的含D的配子数=含d的配子数的前提。F1含D的配子数=含d的配子数假设1和2。F1基因型为Dd证明了孟德尔证明了孟德尔假设3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F1高茎×矮茎(纯合子)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DdDd高×矮DdDd高♀♂DdDdDDDdDdddPF1F2GF1配子高:矮=3:1DD:Dd:dd1:2:1×四、分离定律的实质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假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