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修辞手法的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比喻修辞手法的教案 :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
成分
类别 ? 形式 本体
(甲) ?比 喻 词 喻体
(乙)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好像、仿佛、如、犹如…… 出现 暗喻 甲是乙出现 是、变成、变为、成为、成了…… 出现 借喻 乙代甲不出现 无 出现 1)、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暗喻2)、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借喻3)、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明喻4)、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暗喻5)、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暗喻
“像”、“仿佛”、“似的”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
比喻句中的暗喻与借代的区别
借喻和借代 区别借喻和借代可以从以下个方面着手: 借喻的本质是“喻”,虽然它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隐含着可比的对象(即本体)。而借代的本质是“代”,是以事物的某种特征来代指本体,并没有可比对象。 借喻因为是“喻”,一般可以补进“本体”和“喻词”。借代则没有可比物,无法这样补进。 借喻一般可以对未出现的本体起描写作用。借代却只能起”代“的作用,其代用的词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起描写作用。 (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请看如下例句: (1)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 (2)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老舍《骆驼祥子》) (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 (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 (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