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五篇心血管系统疾病.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微循环和静脉。本系统疾病尤其是心脏和动脉的病变,构成了对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最大威胁! 我国其死亡率仅次于恶性肿瘤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症atherosclerosis 概念:是指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 有关的动脉性疾病。 病变特征:在大、中型动脉内膜下发生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最终致动脉硬化。 临床:常见于中老年人,在心、脑等重要器官引起严重的缺血性病变。 病因及发病机理 1. 血脂异常 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异常升高即为高脂血症。 在高脂血症时,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容易透过动脉内膜沉积;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可抑制二者在内膜沉积并使其在肝内及血浆中降解而排泄。 2.动脉内膜损伤: 高血压、吸烟等损伤内膜,使内膜通透性增高,CO升高刺激内皮释放生长因子 动脉中膜平滑肌增生,吸烟使LDL 易于氧化(OX-LDL 泡沫细胞) 3.继发高脂血症: 糖尿病、甲减 肾病综合症 LDL 高胰岛血症 平滑肌增生 4. 遗传:LDL基因突变 LDL极度升高 5.其它因素:年龄、性别、病毒感染、 肥 胖 发病机理 血脂升高 内膜透性升高 脂蛋白进 入内膜 氧化修饰(ox-LDL) 单核细胞吞噬 泡沫细胞 修饰脂质的细胞毒用 泡沫细胞坏死、崩解 脂质外逸、炎症反应 斑块 病理变化1.脂纹 fatty streak肉眼 在动脉内膜表面出现宽1~2mm,长1~5cm的脂纹或帽针头大小的脂斑,黄色,平坦或微隆起。镜下 由大量泡沫细胞构成。 脂纹脂斑期 2.纤维斑块 fibrous plaque 肉眼 在动脉内膜表面形成明显隆起的灰黄色、瓷白色的斑块。镜下 纤维组织增生和脂质沉积交替构成。 3. 粥样斑块 Atheromatous plaque atheroma 肉眼 灰黄隆起斑块,深层黄色粥糜样物。镜下 表面为玻变的纤维帽,深层为含大量胆固醇结晶的米粥样物质,底部为肉芽、泡沫细胞及淋巴细胞等。 4. 复合性病变 (1) 斑块内出血 (2) 斑块破裂 (3) 血栓形成 (4) 钙化 (5)动脉瘤形成 (6)血管狭窄 主要动脉病变 (一)主动脉粥样硬化 部位:依次为腹主动脉、胸主动脉、升主动脉。 特点:动脉内膜布满各种病变,管壁增厚变硬。可形成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和主动脉瓣膜病。 (二)脑动脉粥样硬化 部位: 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和Willis环最显著。 特点: 脑萎缩、血栓形成、脑梗死、和动脉瘤等。 (三)肾、四肢、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1.肾 肾性高血压、梗死、AS固缩肾。 2.四肢 以下肢多见,跛行或坏疽。 3.肠系膜 肠梗死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化性心脏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概念: 是冠状动脉硬化狭窄而致的心肌缺血性心脏病。 部位:依次为左前降支、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后降支。 分级:I~IV级分类: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猝死 (一)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概念 是由于心肌急性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症。临床表现 胸骨后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向左肩或左臂放射,每次3~5分钟,常有明显的诱因。 机理 缺氧致代谢物质堆积,刺激传入神经引起疼痛。 类型 1.稳定性心绞痛 1~3月内频度、诱因、性质、 强度不变。负荷时 2.恶化性心绞痛 在1基础上附加血栓,3月内 疼痛经常变动。休息或负荷 3.变异性心绞痛 Prinzmetal,伴动脉痉挛。休 息或梦醒时发作,S-T抬高。不明 结局 心绞痛发作多能在用药后缓解,多次发作可形成心肌梗死 (二)心肌梗死 myocardial infarction 是由于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