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与蛋白质作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节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分子识别 生物大分子间的专一性结合 抗体-抗原 受体-配体(激素) 肌动蛋白-肌球蛋白 酶-蛋白质抑制剂 蛋白质自我装配 多酶复合体的形成 二、分子杂交 不同蛋白质亚基之间的交叉聚合,产生有活性的杂交分子 例: 1.同功酶的不同纯聚体之间可发生杂交(如:乳酸脱氢酶) 2.同源蛋白质的亚基可以交换(如:固氮酶) 两种不同乳酸脱氢酶的杂交 乳酸脱氢酶LDH1和LDH5是纯聚体 同源固氮酶之间发生杂交 棕色固氮菌的固氮酶中钼铁蛋白可与红螺菌的固氮酶中铁蛋白分子之间发生交换 胰岛素受体(糖蛋白) 胰岛素受体组成:四聚体(α2β2) 有三个结构域 富含半胱氨酸结构域 胰岛素结合结构域 酪氨酸蛋白激酶结构域 第四节 蛋白质与核酸的作用 染色体中蛋白质的作用 1、维持染色质的结构稳定 2、对特定基因起阻遏作用——关闭基因 一、DNA与支架蛋白(原核) 支架蛋白与DNA结合后使染色体保持紧密状态。 二、DNA与蛋白质(真核) 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核小体 核小体中的蛋白质 组蛋白(Histone):N端富含碱性氨基酸,C端富含酸性氨基酸,共5种。 非组蛋白(Nohistone):不均一,有种属和器官特异性 * * 分子识别的条件 蛋白质间的结合部位,微区构象互补; 氨基酸侧链彼此之间有足够的的结合力。 LDH1 LDH5 杂交 杂交 三、受 体与配 体 受体(receptor) 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识别生物活性分子, 并与之结合,进而引起生物学效应的特殊蛋白质。 个别受体可以是糖脂。 配体(ligand) 能与受体特异结合的生物活性分子,如细胞 间信息物质(激素、神经递质)、药物、维生素(如:D3)和毒素( 如:银环蛇毒素)。 配体与受体的结合导致受体发生构象改变,引起靶细胞的一系列反应,导致细胞功能变化——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一)膜受体 1、环状受体 配体依赖性离子通道(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主要受神经递质的信息物质直接调节。 在神经冲动的快速传递中起作用。 膜受体 —— 位于细胞质膜 胞内受体 —— 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中 一、受体的分类、一般结构及功能 2、七个跨膜? -螺旋受体( 蛇型受体,serpentine receptor) —— G-蛋白偶联受体 (1)结构: N C G蛋白偶联区 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 ?-螺旋 细胞外侧 细胞内侧 细胞质膜 1 2 3 一般传递方式: 激素 受体 G蛋白 酶 第二信使 蛋白激酶 酶或功能蛋白 生物学效应 (2)G 蛋白 一类位于细胞质膜胞浆面,能与GTP或GDP 结合的外周蛋白。 G蛋白组成: ?-亚基(45KD) 紧密结合成二聚体 ?-亚基(35KD) ?-亚基( 7KD) 与受体结合 与? ?亚基结合 与GDP(GTP)结合 具有GTP 酶活性 与下游效应分子相互作用 种类: ?-亚基 23种,?-亚基 5种,?-亚基 10种 信息传导过程中的常见几种G蛋白 类 型 ?-亚基 功 能 Gs ?s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Gi ?I 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Gp ?p 激活磷脂酰肌醇磷脂酶C Go ?o 脑中主要的G蛋白,调节离子通道 G-蛋白的两种构象 (?-GDP)?? 非活化型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