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钻井工程绪论.ppt

发布:2016-11-30约7.45千字共6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连续管钻井法(柔杆钻井法) 1.工艺过程 钻头、井下加压装置、动力机 下放至井底 循环洗井液 延伸井眼 钻头旋转,破碎岩石 为动力机提供动力 清洗井底 连续管 连续管钻井示意图 钻井液由滚筒上的导流头进入连续管 连续管不转,井下动力机带动钻头旋转 2.特点 (5)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正在发展、完善中。 (1)连续管钻井实现了起、下钻的连续机械化,节省了时间和劳动量(避免了钻柱上、卸扣); (2)在起下钻时仍能保持洗井液的正常循环; (3)由洗井液直接提供破岩钻进的能量,大大提高了能量的有效利用率; (4)为全自动化控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连续管钻井法(柔杆钻井法) Coiled Tubing(reeled tubing) 中国钻井史年代划分 中国古代钻井:公元前?1840年; 中国近代钻井:1841年?1948年; 中国现代钻井:1949年?2000年; 中国21世纪钻井:2001年开始。 中国钻井史的特点: 中国古代钻井:创造了辉煌历史(绳索顿钻) 中国近代钻井:由领先沦为落后(旋转钻) 中国现代钻井:奋起直追,逐步缩小差距 中国21世纪钻井:期望第二次走向辉煌 中国钻井简史 第三节 基本钻井工艺过程 三个阶段:即钻前淮备、钻进以及固井与完井 1.钻前准备 修公路、平井场、钻井设备的搬运和安排、井口准备(打导管和钻鼠洞)、备足钻井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器材等。 大鼠洞:放方钻杆和水龙头 小鼠洞:接单根时存放钻杆 70D钻机井架整体搬迁图 第三节 基本钻井工艺过程 2.钻进 钻进是进行钻井生产取得进尺的唯一过程。 其基本工艺过程有: ①第一次开钻(一开) ②第二次开钻(二开) ③第三次开钻(三开) 从地面钻出一个大井眼,然后下表层套管。 用较小一些的钻头继续钻进,若遇到复杂地层,用钻井液难以控制时,便要下技术套管(中间套管)。 再用小一些的钻头往下钻进,直到设计井深,下油层套管,进行固井、完井作业。 每改变一次钻头尺寸,开始 钻一新井段的工艺叫开钻 oil zone 井身结构(Casing Program) 技术套管 表层套管 油层套管 17 1/2” -13 3/8” 12 1/4” - 9 5/8” 8 1/2” - 7 ” 3、固井与完井 固井即是在已钻成的井眼内下入套管,而后在套管与井眼间的环形空间内注入水泥浆,将套管和地层固结成一体的工艺过程。 只有通过下套管、固井,才能防止井眼的坍塌,形成永久的油气通道,并防止地下各层流体的互窜,达到开采油气的目的。 第三节 基本钻井工艺过程 固井的关键技术: 下套管工艺 水泥浆的配方设计 注水泥工艺(浆柱结构、注水泥排量、注水泥过程中的压力控制) 固井质量检测 1 套管 2 水泥环 3 气层 4 油层 5 水层 3、固井与完井 完井包括用特定的方法连通油、气层和井筒,使用替喷或抽汲等方法诱导油、气流进入井筒,然后进行油气生产。 第三节 基本钻井工艺过程 完井 完井方式 完井井口装置 试油 固井、完井、其它作业 固井 下套管 注水泥 完井 完井方式 完井井口装置 试油 其它作业 事故处理 测井 射孔 酸化压裂 修井 接单根: 向钻柱上连接一根钻杆,以便继续钻进,使井深不断加深。 起下钻: 起钻: 为了更换钻头,将井内钻柱取出换下旧钻头。 下钻: 换上新钻头后,重新将钻柱下入井内。   有时为了处理事故、测井斜、测井等也需进行起下钻作业。 立柱:起下钻时,为了提高效率,一般将三根钻杆连接在一起作为一个单元,这一单元称为立柱(立根)。   顶驱钻进时,无接单根作业。(一个立柱一个立柱的打) 悬重━━钻柱在泥浆中的总重量(不钻进时的大钩负荷)。 钻重━━钻进时的大钩负荷(大钩钩载)。 钻压━━钻进时钻头上作用的压力。钻压=悬重-钻重 几个基本概念: 例题:   已知钻具在泥浆中的总重量为100吨,钻进时需给钻头加压20吨,问钻进时大钩负荷应该是多少吨? 重力:G 浮力:f 拉力:T 支持力:N N=G-f-T =悬重-钻重 =钻压 重 点 钻井的种类 常用钻井方法 一口井的基本工艺过程(三阶段) * This is an example of multi-target well. The wellbore successfully penetrated 7 targets (6) 多底井(分支井): 一个井口下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井底的定向井。 双 向 迭 加 三 叉 辐 射 形 人 字 形 肋 骨 形 分支井及形式 滩海 可高效开发海洋边际油田;可实现“海油陆采”;可开发湖泊上的油气田。 用大位移井技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大位移井主要用途 大位移井在南海西部海域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