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差异.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与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差异
黑龙江省木兰县人民医院 151900
【摘 要】目的:分析糖尿病与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与消化性溃疡患者各10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14C呼气试验来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IgG滴度进行计算比较;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糖尿病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滴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和感染滴度较高,而且会随糖尿病病程越来越严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会直接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
【关键词】糖尿病;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差异
随着气候条件、人们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以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糖尿病与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差异,希望能为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与消化性溃疡患者各100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23-87岁,平均年龄(53.2plusmn;9.7)岁;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男性45例,女55例,年龄22-85岁,平均年龄(52.7plusmn;12.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①14C尿素呼气试验:患者应该在清晨空腹或者进食2小时后进行试验,给予尿素14C胶囊口服,进行25分钟的静坐,之后采用一次性吹气管向CO2吸收剂中吹起,详细标记吹完气的样品,收集2mmol二氧化碳,并加入4-5ml稀释闪烁剂,进行密封。在闪烁液上进行2分钟放射性测试[1]。如果测试结果14C-UBTge;100dpm/mmol二氧化碳,即表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为阳性。
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进行检测:选择患者血清,放入非抗凝试管中,血标本保持在4℃的环境下4小时,低温离心,选择上层血清进行分装,并保持在零下80℃的环境下待测。在对IgG抗体含量进行测定时要严格根据相关试剂盒说明来进行。
1.3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和感染滴度高低进行计算,同时对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和症状进行详细询问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糖尿病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滴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幽门螺杆菌会产生蛋白酶、酯酶以及尿素酶等,破坏人体胃黏膜屏障、胃黏膜上皮等,而且能释放出较多的炎性因子,导致胃黏膜损坏加剧,形成恶性循坏。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2]。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临床诊断检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也开始更加关注和重视糖尿病患者并发消化道疾病,临床中有关糖尿病与幽门螺杆菌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临床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糖尿病性肾脏病变、神经系统、视网膜病变等有直接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3]。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有效的根除治疗能让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效降低。胃蛋白酶、胃酸分泌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黏膜防御降低、内分泌以及精神神经因素等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因素,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则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一个主要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致癌性、传染性、隐蔽性以及普遍性,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早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糖尿病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滴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幽门螺杆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