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 ~PDCA循环、5W1H、QC七大手法精讲(完整版)[宣讲].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记录用查检表 三、QC七大手法 PDCA循环、5W1H、QC七大手法 ?精讲 项目 查检项目 查检 1 剃须刀 √ 2 身份证 √ 3 晕车药 √ 4 U盘 √ 5 资料 √ 6 毛巾 √ 7 …………. √ 点检用查检表 三、QC七大手法 小王需要出差,对所携带的物品设计查检表如下: PDCA循环、5W1H、QC七大手法 ?精讲 三、QC七大手法 对于生产延误时间的主题要使用此表,考虑相关的产量因素。 所谓生产延误时间减少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改善。1、通过减少故障次数减少延误时间,效果确认时既要有时间的确认,也要有次数减少的确认。2、通过缩短处理时间来减少延误时间。两者在叙述问题时要分开介绍,叙述清楚。 PDCA循环、5W1H、QC七大手法 ?精讲 结语 1、CDA查检表要经过全体圈员讨论,个人认为目的有两个,一是收集数据计算基准值用(调查期间数据的平均值),二是查找影响偏离的数据问题点所占比例,做分析用。 2、收集数据要具有代表性、时效性、真实性,严禁人为的修饰,注意数据的连贯性,同时注意异常数据的剔除。 3、没有原始记录的数据,从活动开始时就进行收集。 4、收集方式要正确,结合工作抽样法。 5、查检表实际是找差异的原因,对于一些没有标准的数据,要先建立标准(基准值)再寻找差异(查找的问题点可能在鱼骨图上没有体现,在原始记录是个事实,需要在鱼骨图补充上)。 三、QC七大手法 PDCA循环、5W1H、QC七大手法 ?精讲 最早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用来分析社会财富的分布状况。他发现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而绝大多数人却占有少量财富处于贫困的状态。这种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左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即所谓“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关系。后来,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把这个“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中,便成为常用方法之一(排列图),并广泛应用于其它的专业管理。目前在仓库、物资管理中常用的ABC分析法就出自排列图的原理。 小常识 三、QC七大手法 20%的人成功? ?? ?? ?? ? 80%的人不成功20%的人用脖子以上赚钱? ?80%的人脖子以下赚钱20%的人正面思考? ?? ?? ?80%的人负面思考20%的人支配别人? ?? ?? ?80%的人受人支配20%的人做事业? ?? ?? ???80%的人做事情20%的人重视经验? ?? ?? ?80%的人重视学历20%的人有目标? ?? ?? ? 80%的人爱瞎想20%的人在问题中找答案? ?80%的人在答案中找问题20%的人把握机会? ?? ?? ?80%的人错失机会20%的人计划未来? ?? ?? ?80%的人早上起来才想今天干嘛 生活中的二八原则 PDCA循环、5W1H、QC七大手法 ?精讲 柏拉图(抓重点) 三、QC七大手法 俗语说“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柏拉图分析是企管学里的二八定律;抓住20%的数量占的全部比重80%的要因,80%的数量仅占全部比重的20%。所以柏拉图分析的目的是抓重点。事情找重点,问题找症结,才能迅速解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定义 2、功用 3、表示方法 柏拉图(Pareto Analysis):根据所搜集的数据,以不同区分标准单位加以整理、分类,计算出各分类项目所占的比例而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排列图、帕累托图、重点分析图)。 1、它可以迅速掌握问题重点,了解问题的基本症结所在;2、每个原因占整个问题的百分比,使你能把握问题的重心,抓住重点,对症下药,解决问题;3、确认改善效果。 1、三相表示法 2、两相表示法 PDCA循环、5W1H、QC七大手法 ?精讲 4、柏拉图的制作步骤 (1)收集数据; (2)把数据分类好的项目进行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序,并计算累积百分比; (3)绘制横轴与纵轴刻度,注意纵横坐标要均衡匀称; (4)绘制柱状图(无间隔); (5)绘制累计积分曲线; (6)记入必要事项(如总检查数、不良数、检查者、绘制者、日期等); (7)分析柏拉图。 5、柏拉图的注意事项 (1)分析柏拉图只要抓住前面2~3项原因就可以; (2)柏拉图的分类项目不要太少,4~9项较合适,最多不超过9项,如果分类项目太多,超过9项,可划入“其它”,如果分类项目太少,少于4项,做的柏拉图无实际意义;其他项目要放在最后面。 (3)做成的柏拉图如果发现各项目分配比例差不多时,柏拉图失去意义,与柏拉图法则不符,应从其它角度收集数据再做分析; (4)柏拉图是管理改善的手段而非目的,如果数据类别已经很清楚者,则无需再花时间制作柏拉图。 PDCA循环、5W1H、QC七大手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