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9.可编程序控制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
1
第九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
§9.1 概述
§9.2 基本概念和编程语言简介
§9.3 PLC指令及编程方法
§9.4 应用举例
2
§9.1 概述
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1969年美国DEC公司研制出第一台PLC。
1971年日本开始生产PLC。
1973年欧洲开始生产PLC。
1974年我国开始生产PLC。
9.1.1 发展历史
3
9.1.2 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地位
可编程控制器82% 过程控制仪表79% 计算机 43%
专用控制器 36% 数据采集系统 27% 能源管理系统 24%
自动材料处理系统 23% 分散控制系统 22%自动检测 18%
数控 15% 材料供应计划系统 14%
传送机械 9%
CAD/CAM 8% 机器人、机器手 6%
4
9.1.3 什么是PLC ?
PLC 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
? 早期的PLC是用来替代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它主要 用于顺序控制,只能实现逻辑运算。因此,被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略写 PLC )
?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已远远超出了顺序控制的范围。被称为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略写PC)。为区别于Personal Computer (PC),故沿用PLC 这个略写。
5
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类机械或生产过程。PC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连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用软件方式来实现“可编程”的目的。
6
中
央
处
理
单
元
存
储
器
数
据
存
储
器
输
出
接
口
地址总线 控制总线
数据总线
编程
单元
照明
电磁装置
执行机构
。。。。
电源
地址总线
控制总线
输
入
接
口
模拟量输入
行程开关
继电器接点
各种开关
9.1.4 结构及工作原理
1.PLC结构示意图
7
2.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 存储器:
RAM:存储各种暂存数据、中间结果、用户正调
试的程序。
ROM:存放监控程序和用户已调试好的程序。
8
? 输入、输出接口:输入接口接受输入设备的控制信号;输出接口时将经主机及处理过的结果通过输出电路去驱动输出设备。一般采用光电隔离,以减小电磁干扰。这是提高PLC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输出三种形式:继电器 -- 低速大功率
可控硅 -- 高速大功率
晶体管 -- 高速小功率
?电源:PLC的电源是指为CPU、存储器、I/O接口等
内部电子电路工作所配备的直流开关稳压电源。
9
各种接口、高功能模块:便于扩展。用于将扩充外部输入/输出端子数的扩展单元与基本单元连接在一起。
小型机:一体机。有接口可扩展。
中、大型机:模块式。可根据需要在主板上随意组合。
编程器:它是一种重要的外部设备,用于手持编程。
用户可以用它输入、检查、修改、调试程序或用它监
视PLC的工作情况。
10
小型机:
中、大型机:
11
9.1.5 工作方式
微机:等待命令。
PLC:顺序扫描、不断循环。
CPU从第一条指令开始执行,遇到结束符又返回第一条,不断循环。分为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并进行周期性循环。
这种工作方式
有什么好处?
答:对慢速响应系统,
增强了抗干扰能力。
12
1. 输入/输出点数 ( I/O点数 )。
2. 扫描速度。 单位: ms /1000步 或 ?s /步
3. 内存容量。
4. 指令条数。
5. 内部寄存器数目。
6. 高功能模块。
9.1.6 主要技术性能
13
1. 抗干扰、可靠性高。
2. 模块化组合式结构,使用灵活方便。
3. 编程简单,便于普及。
4. 可进行在线修改。
5. 网络通讯功能,便于实现分散式测控系统。
6. 与传统的控制方式比较,线路简单。
9.1.7 优点
14
1. 用于开关逻辑控制。
2. 用于机加工数字控制。
3. 用于闭环过程控制。
4 用于组成多级控制系统。
9. 1. 8 应用
15
§9.2 基本概念和编程语言简介
PL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