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可编程序控制器2.ppt

发布:2017-05-23约2.72万字共2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复杂电路必须修改后才能画出梯形图。如下图所示例: 修改前 修改后 四、应用程序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先编制I/O分配表,再确定PLC的I/O端子接线图,此步尤其要注意各输入信号是电器的常开触点还是常闭触点接入PLC的输入端子,然后再设计梯形图; 2、合理排列梯形图,使输入、输出响应滞后现象不影响实际响应速度; 3、高速计数指令、高速脉冲输出指令应尽量放在整个用户程序的前部; 4、在I/O端子接线图中,同一个发信元件只能占一个输入地址编号; 5、PLC实际I/O接线图中,某输入信号究竟是接入电器的常开触点还是常闭触点应从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角度考虑。例如:停止按钮应以常闭触点接入,起动按钮应以常开触点接入PLC输入端子。(之前为便于理解全部按常开触点接入处理的) 6、从安全考虑,重大安全部分不接入PLC的输入端,而作硬件处理; 7、应保证有效输入信号的电平保持时间; 8、PLC指令的执行条件有信号电平有效和跳变有效的区别,编程时应加以注意; 9、由电气原理图转换为梯形图时应注意,对PLC软触点使用延时电路来模拟触点先断后合型电器的功能。 作业: 复习本节课课件所讲的三个编程例题,对四台电机顺序起动控制系统分别用SCR指令、S/R指令进行编程; (2) P185 1, 3, 5 第四节 PLC应用程序的基本环节及设计技巧 一、应用程序的基本环节 (一)电动机的起动与停止控制程序 注意这里停止按钮SB1(I0.1)是以常闭触点接入的,注意后面对应的梯形图编程。 若同时按下起动和停止按钮,则停止优先;为确保安全,通常选用停止优先控制程序。 若同时按下起动和停止按钮,则起动优先;一些特殊应用场合,需选用起动优先控制程序。 注意停止按钮对应的触点I0.1 物理器件常闭触点输入编程注意的原则: 1、任何时刻,对于输入映像寄存器I的位值,由输入电路状态决定,输入电路接通,I位值为1,否则为0; 2、当输入映像寄存器I的位值为1时,则梯形图中对应的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3、对应输入映像寄存器I在梯形图中的触点需常开还是常闭,要根据外部器件未动作时,系统功能逻辑需要而定。(通常:若和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对比,如果外部输入为常闭触点,则梯形图和电气原理图的触点情况一致,若外部输入时常闭触点,那么梯形图与电气原理图刚好相反。) SB1 SB2 KM KM 电气原理图 梯形图 P119 (二)具有点动调整功能的电动机起、停控制程序 (三)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程序 Q0.1 Q0.0 Q0.0 Q0.1 Q0.0 Q0.1 一般思路: 存在问题:PLC内部同一原件的常开、常闭触点的切换时没有时间延迟的,所以系统正反转切换时,导致KM1、KM2的切换操作时容易在电源换相时引起短路事故,必须考虑防止措施。 梯形图程序增加正转、反转切换的延迟时间,改进如下。 (四)大功率电动机的星-三角减压起动控制程序 (自己看) (五)通电禁止输出程序 (自己看) (六)闪烁控制程序 (七)定时器、计数器扩展程序 1、定时器串联扩展定时范围 定时时间: (30000+30000)× 100ms=6000s 2、定时器、计数器串联扩展定时范围 定时时间: (30000 × 30000)× 100ms=9 × 107s 3、计数器串联扩展计数范围 总计数: (30000 × 30000)=9 × 108 次 (八)高精度时钟程序 SM0.5: 该位提供周期为1s,占空比为50%的时钟脉冲。 二、应用程序的设计技巧 (一)减少输入点的方法 1、用二极管隔离的分组输入法 当两组输入是不同时发生的,即可考虑采用此种输入方法来减少输入点数。 二极管作用:避免产生寄生电路。 2、触点合并式输入方法 具有相同性质和功能的输入触点可串联或并联后再输入PLC,以达到减少输入点数的目的。比如图中所示两地控制程序。 3、单按钮起、停控制程序 只用一个按钮实现起动和停止控制,以达到节省输入点数的目的。第一次按下起动,第二次按下停止,第三次按下又起动… M1.0 一个扫描周期 (二)减少输出点的方法 对于两个或多个通断状态完全相同的负载,可并联后共用一个PLC输出点,以达到节省输出点数的目的;注意并联的输出负载电流总和不能大于输出端子的负载能力。 第五节 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一、深孔钻组合机床的PLC控制 (一)工作情况 (二) I/O分配表及I/O接线图 (三) 系统配置 数字量输入:8点 数字量输出:2点 PLC用户程序长度估算:为I/O总点数的10~2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