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教程第五章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艺美学教程;第一节 艺术接受与审美经验;杜夫海纳对“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进行了区分。他认为审美对象只有参照审美经验才能界定自己,而艺术作品则处于审美经验之外,它是诱发审美经验的对象。是接受主体审美经验保证了艺术品作为审美对象的存在。;;感觉——顾城;在地铁车站——庞德;二、艺术接受中的审美经验及其特征
审美是这样一种活动,它通过对对象的外观、形式、结构以及从中体现出的和谐关系的观照与感知,感受到一种心理或心灵层面上的快感和精神层面上的愉悦。
它有三个特征:
直接性:它对对象的感性直观把握方式。
情感性:主体在审美过程中体验到的愉悦之情。
深思性:在审美感知活动中主体感觉的一种集中状态。
;第二节 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客体 ;二、艺术接受审美经验与艺术品的结构层次
玛克斯·德索的三种艺术接受审美经验:
知觉方面的纯粹的美感愉悦经验;
形式方面的审美快感;
形象作为象征符号而激起的审美快感。;杜瓦诺斯;;与以上三种审美经验对应的三种情感:
由颜色和声音的质的关系产生出和谐的情感;
空间与时间的秩序唤起匀称的情感;
这两种倾向的混合就产生出审美复杂的情感。;;《你一定要走吗?》;第三节 艺术接受与接受主体;呈现阶段:感官与对象的初次接触,主客体初步融合。客体的物质质料隐退,作品的感性材料的特殊形式呈现出来。;;表象与想象阶段:主体把对象客观化为表象,使艺术作品真正成为一个统一整体,从而具有了自己的生命。;克拉姆斯柯依;反思与情感阶段:审美知觉把艺术作品的内涵及意义加以反思,进而对审美对象所表现的情感生活世界进行直观的体验。
;《二子乘舟》;《新台》;以上三个阶段的划分,只是对审美知觉行程的大体划分,在现实的审美过程中,这三个阶段会表现出较为复杂的状态。;南唐·李煜《相见欢》;二、艺术接受主体审美经验三个阶段的审美心理考辩
英伽登的审美心理理论:
初级印象——感知阶段:欣赏者凭感知和直觉对艺术品产生最初印象。主体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艺术品上。; 形象把握——领悟阶段:欣赏者凭敏感和领悟能力将构成???象的感性材料整合为完整的形象。;心领神会:通过艺术欣赏,接受者完成了与他人的心灵沟通,并对艺术对象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加切身而全面的认识。
;;三、接受主体审美经验与“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读者在阅读理解一部作品之前对此作品的呈现方式的一种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建立在读者先前的文学经验和阅读经验的基础上,并预示了理解的可能的限定。
三个作用:
1、为读者的文学经验和阅读理解活动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基础。
2、以之作为衡量作品审美价值的尺度。
3、为不同时代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不同理解结果提供合理性的依据。
;第四节 艺术接受与审美价值的实现 ;另一位美国学者享特·米德则区分出三种不同的审美价值类型,即感觉的、形式的和联想的。
感觉的审美价值对应于艺术品的材料和物质,比如色彩、音色本身就能给人以快感。
形式的审美价值对应于事物之间的关系,比如艺术品的各个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等。
联想的审美价值对应于作品的符号意义层面。;二、艺术作品的实现途径
为实现艺术品的审美价值,接受者必须具备相应的鉴赏知识和鉴赏能力。
经过真正的艺术鉴赏后,接受主体的欣赏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并进而改变他们看待世界、对待现实的方式和结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