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生常见问题及对策1.docx

发布:2021-11-09约1.25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生常见问题及对策1 10 1 .如何引导孩子戒除网瘾 家长要学会“弹性引导” 家长在孩子的“脱瘾”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必须打破原来一味地打骂埋怨或者放纵溺爱 的传统做法。家长应该定期与孩子交流、创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环境、满足孩子正常的人际 交往、游戏等方面的需求。家长们要更新观念,提高对网络时代的认识,不能因网吧出了儿 起事故就谈网色变,不让孩子上网。 家长要学会上网,家长不懂网络,就不能正确引导孩子上网、督促孩子健康上网。应该注意 发现孩子上网中碰到的问题,在上网过程中及时与其交流,一起制定有利的措施。同时家长 还可以在电脑上设置防火墙,防止孩子受到不良文化和信息的影响。 家长要善用网络,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家长要引导孩子选择有利于他们成才的网站。 家长要适时监督,把握孩子在家上网或去网吧的质、量、度,孩子自制力差,综合判断能力 较弱,父母要适时提醒,适当督促孩子上网有度,并郑重告诉孩子不要光顾色情网站。 家长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治疗知识。很多家长面对子女网络成瘾,往往是苦口婆心地劝说、 哭诉,最终又束手无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确面对,并用适当方法去改变孩子,转移孩子 的兴趣,帮助他们走出网络成瘾这个迷阵。 改变对孩子的错误教育方法。许多父母教育方式过于简单,要么一味溺爱、放纵,最终导致 孩子性格不成熟,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差,使孩子不能合理应对外界事物;要么对孩子严加看 管,甚至将其关在家里,不能出门。一旦孩子网络成瘾,便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孩子一 棍子打死。这些对孩子的错误教育方式,都是导致网络成瘾的高危因素。事实上,对孩子施 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是改变网络成瘾问题的关键。善于“弹性说服”,要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 了解孩子的需要,切忌危言耸听。 家长强化鼓励孩子的长处,必要时可暗示不足之处;让孩子独立承担家务劳动,并长期坚持; 经常与孩子共同完成其力所能及的工作;遇事征求孩子的意见,并采纳合理的建议;关心孩 子的身心健康,及时协助孩子调整负性的心理状态。 间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带孩子出去旅游,既能开拓孩子的眼界,又能锻炼动手能力、 交际能力。 家长在社区中,还可以联合其他家庭,在小区中营造健康的文化交流环境。在学校不能控制 的业余时间,可在社区的帮助下,组织孩子搞些有益的网络竞赛,宣传网络技能,通过家庭 的比赛和交流,引导孩子怎样正常使用网络。 【认识误区】 两大误区阻碍戒“瘾” ■误区一:认为“网瘾”不是病,把孩子对网络的痴迷单纯地当作一种心理问题,认为不用治 疗。 纠正方法:网络成瘾和吸毒、酗酒一样,表现为孩子如果不上网就会浑身难受。戒除“网瘾” 是要通过有效的药物和心理配合治疗的。 ■误区二:认为“网瘾”戒了就好了,不会再复发了。 纠正方法:在戒除“网瘾”的过程中,有些孩子表现为不配合,出现反复。家长要督促孩子在 戒除“网瘾”之前最好不要碰电脑。这里有个间隔期。网络成瘾后一定要有一个真正的隔离期, 这个时间有的需一个星期,有的需一个月。要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尝试采用各种办法,耐心 地打开孩子心中的一个个死结,最终使孩子彻底戒除“网瘾”。 孩子早恋了,家长怎么办? 爱,是一个厚重而圣洁的话题,而早恋,这枚有酸有甜却又青涩的果子,能够称之为爱 吗?很多家长忧心忡忡:孩子书包里藏着红玫瑰,万一……孩子们也很困惑:“羞答答的玫 瑰”应该什么时候开? 观点之一:不要一味紧张,而要拿出对策 现场的专家说,分析起来,中学生早恋有以下特点:一是朦胧性,对两性间的爱慕似懂 非懂,不知何为爱。二是单纯性,只觉得和对方在一起很愉快,缺乏成年人谈恋爱对家庭、 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理智考虑。三是差异性,表现为女生有早恋的较早、较多,可能与女 生发育较早有关。四是不稳定性,两个人随着各方面的不断成熟,理想、志趣、性格等方面 的变化可能引起爱情的变化;恋爱越早,离结婚之日越长,就越易夜长梦多。五是冲动性, 缺乏理智,往往遇事突发奇想,莽撞行事。 青少年研究专家曾锦华指出,当学生们遇到早恋时,老师和家长都很紧张,但是紧张是没有 用的,要讨论出对策;早恋是青少年在青春期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的反映,只要加以正确的引 导,让孩子能够充分地理解,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不少家长担心孩子们还小,说不定过早的引导会有“误导”的副作用,让还没有成熟的花 过早地开放。现场的一位老师指出,其实,青春期的孩子们已经长大,思想都相当成熟,甚 至比父母想象中的要成熟一些,父母们不要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孩子们其实也如成年人一样, 也有情感的需求。 有中学心理老师说,在学校里,很多学生们都喜欢来找心理老师做心理咨询,他们非常 信任老师的想法。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学会和孩子们交 上朋友,大家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平台,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倾诉他们的心理问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