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文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临洮县文峰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
2025.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
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③(1-7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
1.魏晋到隋唐时期思想活跃,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而作为
主流思想的儒学则在挑战中有了新的发展。这表明该时期
A.中外文化交流较为频繁B.外来佛教出现本土化趋向
C.社会动荡催生儒学复兴D.思想发展呈现出多元特征
2.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主张“尽其心者,知其性
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其共同思想内涵在于
A.推崇厚德载物B.倡导人性本善
C.崇尚天人合一D.主张敬天保民
3.有学者指出:“中华文明是多元而丰富的、多彩而璀璨的、自信而开放的、和谐而发展的。特别是
面对不同的异质的文化,中华文明“欣然肯定',不论是儒墨道法等诸子之别,还是外来佛教的传播,
中华文化皆宽以待之、兼以容之。且不仅广纳博采,兼收并蓄;更是积极交流,互通互鉴,张骞、玄
奘、郑和等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明流向中国。”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B.中华文明具有世界性
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性D.中华文明具有内生性
4.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不断来华传教。他们自己以儒家教条为标准处世,由此吸引徐
光启等儒家知识分子接受天主教;同时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几何原本》《泰西
水法》等科学著作被译介到中国。他们的活动客观上
A.获得了士大夫阶层普遍支持
B.促进了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
C.开启了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D.拓宽了部分知识分子的视野
5.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在汉字的基
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如朝鲜的谚文,日本的假名,越南的喃字。这说明汉字的传播
A.利于推动周边国家文化发展B.改变了亚洲儒学文化圈的基础
C.消除了东亚地区交流的障碍D.阻碍了中国对邻国文化的吸收
6.《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当士兵被俘虏时,其田园及房屋不得作为赎金;在他被俘期间,田地交给
代其服军役之人,若他返乡,则应归还其田园,由其继续负担军役。此规定在当时
A.不利于农业劳动力的增加B.禁止了民间土地买卖
C.有利于稳定国家军事力量D.体现出政府以农立国
7.埃及古王国时期,法老会以免除修建者的赋税为条件,组织大量平民修建巨大的金字塔作为自己的
陵墓。但建造期间每年集中用工的时期通常只持续三个月,一般都在尼罗河周围不能农耕的“泛滥
季”,全年性常备劳动力往往只是少数有技能的工匠。材料表明古埃及
A.统治者重视农业和民生B.农民的社会地位高于工匠
C.法老的统治权较为较弱D.政府的组织管理效能低下
8.文学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天方夜谭》《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