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9第二章第九节居住区绿化用地规划布置-湖南城市学院教务处.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第九节 居住区绿化用地规划布置 一、绿化的功能 1.改善小气候 树荫较露天低3~4℃,草皮较沥青低2~3℃。 2.净化空气 吸收Co2,放出氧气 3.遮阳 4.隔声 5.防风、防尘 6.杀菌、防病 7.提供户外活动场地、美化居住环境 二、居住区绿地的组成和标准 1.居住区绿地系统的组成 (1)公共绿地 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化用地。如居住区公园、游园、林荫道、住宅组团的小块绿地等。 (2)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附属绿地 居住区内的学校、幼托机构、医院、门诊所、锅炉房等用地内的绿化。 (3)宅旁和庭院绿地 指住宅四旁绿地。 (4)街道绿地 各种道路的行道树。 2.标准 绿地率:新区不低于30%,旧区不低于25%。 三、规模布置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根据居住区的功能组织和居民对绿地的使用要求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及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以形成完整统一的居住区绿地系统,并与城市总的绿地系统相协调。 (2)尽可能利用劣地、坡地、洼地进行绿地,以节约用地。对建设用地中原有的绿化、湖河水面等自然条件要充分利用。 (3)应注意美化居住环境的要求。 (4)居住区绿化是面广量大的绿化工程,不应追求名贵的花木树种,应以低廉、易管、易长为原则,绿化可以草地为主,树径不宜过小,宜在10cm以上,在居住区的重要地段可少量种植一些形态优美、具有色、香和地方特色的花木或大树,使整个居住区的绿化环境能保持四季常青的景色。 简化为: (1)满足功能使用要求: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结合 (2)绿化布置要考虑不同年龄人群的使用特点(老、中、少) (3)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 (4)植物配置合理 (二)布置 a.分级布置、植物为主 居住区 800~1000m 1ha左右 小区 400~500m 0.5左右 组团绿地 150~200m b.各类场地布置 ①儿童活动场地 儿童活动场地0.4~0.5m2/人; ②老人活动场地 ③晒衣场地 ④垃圾贮运场地 四、植物配置的要求 1.易管易长,少虫害,少修剪,具有地方特色各类植物搭配合理。 2.应考虑绿化功能的要求,行道树宜选用遮阳力强的落叶乔木,儿童游戏场和青少年活动场地忌用有毒或带刺植物,而体育运动场地则避免采用大量扬花、落果、落花的树木等。 3.速生与慢长植物相结合,以速生为主。 4.四季景色的变化,采用乔木和灌木、常绿地落木以及不同树姿和色彩变化的树种,搭配组合,以丰富居住环境。 5.居住区各类绿化种植与建筑物、管线和构筑物的间距符合要求。 五、居住区外部环境的规划设计 (一)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的内容 1.居住区整体环境的色彩(包括建筑的外部色彩) 2.绿地设计 3.道路与广场的铺设材料和方式 4.各类场地和设施的设计(儿童游戏场、老年活动休息健身场地、青少年体育活动场地、小汽车存车场等) 5.竖向设计 6.室外照明设计 7.环境设施小品的布置或造型设计 (二)环境小品的设计 1.分类 (1)建筑小品:亭、廊、书报亭、售货亭、钟塔、门卫; (2)装饰性小品:雕塑、喷水池、叠石、壁画、花台、花盆等; (3)公用设施小品:电话亭、自行车或小汽车存车棚、垃圾箱、公共厕所、各类指示标牌; (4)市政设施小品:水泵房、煤气调压站、变电站、电话交换站、消防栓、灯柱、灯具等; (5)工程设施小品:斜坡和护坡、堤岸、台阶、挡土墙、道路缘石、雨水口、路障、驼峰、窖井盖、管线支架等; (6)铺地:车行道、步行道、存车场、休息广场; (7)游憩健身设施小品:戏水池、儿童游戏器械、沙坑、座椅、座凳、桌子、体育场地、健身器械等。 2.基本要求 (1)整体性——即符合居住区外部环境整体设计要求以及总的设计构思; (2)生态性——生态效益; (3)实用性——满足使用要求; (4)艺术性——美观的要求; (5)趣味性——是指要有生活情趣,特别是一些儿童游戏器械,对此要求更强烈,以适合儿童的心理要求; (6)地方性——如绿化的树种要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小品的造型、色彩和图案等的设计能体现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7)大量性——符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如儿童游戏器械、彩色混凝土地砖等; (8)经济性——要控制与住宅综合造价的适当比例。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