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复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一)知识脉络
(二)要点概述
一、机械振动
1.弹簧振子的振动
弹簧振子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弹簧振子的振动是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其位移-时间图象是一条正弦曲线。
2.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有:
(1)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描述物体的振动强弱。
与位移的区别和联系:振幅是标量,位移是矢量;振幅等于最大位移的绝对值;在一个确定的简谐运动中,振幅是不变的,位移随时间是时刻变化的。
(2)周期: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
(3)频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周期和频率之间的关系:T=
(4)相位:是表示物体振动步调的物理量,用相位来描述简谐运动在一个全振动中所处的阶段。
简谐运动的振动方程为:x=Asin(ωt+)
如图所示是A、B两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则它们的相位差是Δ=。
3.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
(1)回复力:振动物体受到的总能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且始终指向平衡位置的力,叫回复力。
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回复力总满足F=-kx的形式。式中k是比例常数。
回复力与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位移方向相反。
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有时一致,有时相反;速度方向与回复力、加速度的方向也是有时一致,有时相反。因而速度的方向与其它各物理量的方向间没有必然联系。
4.简谐运动的能量:简谐运动系统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5.单摆的振动:
(1)单摆模型悬挂小球的细线的伸缩和质量可以忽略,线长又比球的直径大得多单摆的回复力G1=mgsinθ(如图所示)提供了使摆球振动的回复力,在角很小时,sinθ
所以单摆的回复力为
(期中x表示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表示单摆的摆长周期与振幅无关,与摆长、重力加速度
(4)单摆周期公式的应用: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6.阻尼振动:振幅逐渐减小的振动,叫做阻尼振动。当阻尼很小时,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看不出振幅有明显的减小,就可以把它作为理想振动来处理。
7.受迫振动:物体在外界驱动力作用下所做的振动叫受迫振动。①物体做受迫振动时,振动
稳定后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②受迫振动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没有关系。
8.共振:驱动力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做共振。
共振曲线,如图所示。
二、机械波
1.机械波的产生条件:①波源(机械振动)②传播振动的介质(相邻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机械波的分类
机械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种。
(1)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叫横波。
(2)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叫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关系 形状 举例 横波 垂直 凹凸相间;有波峰、波谷 绳波等 纵波 在同一条直线上 疏密相间;有密部、疏部 弹簧波、声波等 3.机械波的传播
(1)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机械波的传播是匀速的。波速、波长和频率之间满足公式:v=λ(f。
(2)介质质点的运动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的简谐运动,是变加速运动,介质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3)机械波转播的是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
(4)起振方向:介质中每个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都和振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4.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
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从图形上看好象没有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它们有本质的区别。
(1)物理意义不同:振动图象表示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波的图象表示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同一时刻的位移。
(2)图象的横坐标的单位不同:振动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波的图象的横坐标表示距离。
(3)从振动图象上可以读出振幅和周期;从波的图象上可以读出振幅和波长。
(4)波的图象中,波的图形、波的传播方向、某一介质质点的瞬时速度方向,这三者中已知任意两者,可以判定另一个。(口诀为“上坡下,下坡上” ;或者“右上右、左上左)
简谐振动图象与简谐横波图象的列表比较:
简谐振动 简谐横波 图
象 坐
标 横坐标 时间 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 纵坐标 质点的振动位移 各质点在同一时刻的振动位移 研究对象 一个质点 介质中的大量质点 物理意义 一个质点在不同时刻的振动位移 介质中各质点在同一时刻的振动位移 随时间的变化 原有图形不变,图线随时间而延伸 原有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 运动情况 质点做简谐运动 波在介质中匀速传播;介质中各质点做简谐振动 5.描述波的物理量——波速、周期、波长:
(1)波速v:运动状态或波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率;同一种波的波速由介质决定。
注:在横波中,某一波峰(波谷)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速。
(2)周期T:即质点的振动周期;由波源决定。
(3)波长λ:在波动中,振动位移总是相同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