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商品分类与分类体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商品分类与商品分类体系;按商品的功能分类编组
按购物动机分类编组
按市场细分分类编组
按商品的耐储存性分类编组;【导入案例2】;3.1 商品分类及其作用;
; 零售企业目前普遍将经营的商品分为四个层次,即大类、中类、小类和单品。
门类是按国民经济行业共性对商品总的分门别类,属最高类别,我国商品分23个门类。
我国商品在门类的基础上分88个大类,如五金类、交电类、日用百货类、钟表类、针纺织品类、印刷品类等大类。
中类即商品种类,也称商品品类或品目。是若干具有共同性质或特征的商品总称,它包括若干商品品种。如针棉织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
小类是根据商品的某些特点和性质进一步划分的。如针棉织品又可分为针织内衣类、针织外衣类、羊毛衫类等。
商品的品种是按商品的性质、成分等特征来划分指具体商品的名称,如西服、洗衣机、皮鞋、啤酒等品种。
商品的细目是对商品品种的详细区分,包括商品的花色、规格、品级等,如 180/112 A 型男西服、 23 号女式高跟皮鞋等。
;大类;二 商品分类的作用及意义
1、为经济管理现代化奠定科学基础和前提条件。
2、有利于商品标准化的实施和商品质量标准的
制定。
3、有利于开展商品研究和教学工作。
4、便于消费者和用户选购商品。
;第二节 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二 商品分类的方法;例如:线分类法示例;(2);;成型方法;思考:线分类法与面分类法的比较;商品分类标志是表明商品特征、用以识别商品不同类别的记号。
商品分类标志主要有商品的用途、原料、生产方法、化学成分、使用状态等最基本的属性和特征。 ; 商品的用途是体现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标志,以商品用途作为分类标志,不仅适合于对商品大类的划分,也适合于对商品类别品种的进一步详细划分。 ;
商品;商品的原材料是决定商品质量、使用性能、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原材料作为商品分类标志,不仅使商品分类清楚,而且还能从本质上反映出每类商品的性能和质量特点以及使用、保管特征。
对那些由两种以上的原材料所构成的商品,会产生一定困难。 ;纺织品和服装商品;商品的加工方法或生产工艺,对商品质量特征和特性的形成影响很大。
很多不同的商品,往往是用同一种原材料制造的,就因为选用了不同的加工方法,最后便形成质量特征截然不同的商品种类。 ;茶叶;商品的很多性能都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
很多情况下,商品的主要成分是决定其性能、质量、用途或贮运条件的重要因素。 ;密胺塑料;玻 璃 制 品;商品的管理权限:一类商品、二类商品、三类商品。
商品质量: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外品。
市场范围:国内市场、国外市场。
商品的产地、商品的形状、结构、重量、花色等 。;第四节 商品分类体系和商品目录;二、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的关系
商品目录是在商品逐级分类的基础上,用表格、符号和文字全面记录商品分类体系和排列顺序的书本式工具。
商品目录是商品分类的具体体现,没有商品分类,目录就无法产生;根据商品分类编制的商品目录,才能使各类商品眉目清楚。;
;按产销地区编制的目录:地产品目录
进口商品目录
内销商品目录
出口商品目录
按适用范围编制的目录
国际商品目录
国家商品目录
部门商品目录
地区及企业商品目录;1.国际商品目录
联合国编制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目录》;欧共体制定的《欧洲共同体对外贸易统计商品目录》
2.国家商品目录
美国的《国家物质代码》、日本的《商品分类编码》和我国的《GB7635—87》标准
3.部门商品目录
原商业部编制的《SB/T10135—92》标准,对外经济贸易部编制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业务统一商品目录》,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编制的《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
4.企业、单位商品目录 ;某合金厂产品目录;四 重要的商品分类体系和商品目录;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20世纪50年代,在研究制定海关税则商品分类目录的同时,为便于联合国统计工作的需要,由联合国秘书处主持,在1950年草拟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United Nations 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该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把国际贸易商品共分为10大类(section)、63章(division)、233组(group)、786个分组(sub-group)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