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件:巨幼细胞性贫血.ppt

发布:2019-04-21约5.6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A血象:红细胞大小不均,易见大红细胞、 巨红细胞,高色素性大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巨红细胞 高色素性大红细胞 (二)巨幼贫骨髓象 1、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2、粒红比值减少 3、红系显著增生,比值增高,在30~60%。 原红、早幼红轻度增生,以中幼红增生为主, 幼红细 胞形态异常(巨幼红大于10%), 与同期幼红细胞相比,其特征: ①胞体大,胞浆丰富 ②核大,染色质细致疏松、不凝集,似网 ③核浆发育不平衡,核发育落后于浆, 出现“核幼浆老” ④可见核畸形或多核幼红细胞。 巨幼细胞贫血? 可见原巨红、早巨红增多 幼红细胞成熟障碍, 有时原巨红、早巨红可达幼红细胞的50%, 成熟红大小不均,以大细胞为主, 可见巨红细胞, 中心淡染区消失, 可见嗜碱性点彩,豪周小体,卡波环。 巨幼贫骨髓象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MA骨髓象:巨幼红细胞增多,可见巨早幼红细胞,巨中 幼红细胞 巨早幼红细胞 巨早幼红细胞 巨中幼红细胞 巨幼贫骨髓象 MA骨髓象:巨早幼红细胞和巨中幼红细胞增多,巨晚幼 红细胞有Howell-Jolly小体 巨晚幼红细胞 Howell-Jolly小体 中幼红细胞增多 巨早幼红细胞 巨幼贫骨髓象 MA骨髓象:巨中幼红细胞,胞体巨大,核染色质疏松呈 细颗粒状。 巨中幼红细胞 巨幼贫骨髓象 MA骨髓象:巨中幼细胞和巨中性晚幼粒胞体较大,核染色 质疏松,巨晚幼红细胞有Howell-Jolly小体 巨幼贫骨髓象 MA骨髓象:粒细胞巨幼变明显,巨中性晚幼粒,巨中性杆状核 增多。巨晚幼红增多,并可见Howell-Jolly小体 巨中性晚幼粒 巨中性杆状核 巨晚幼红 巨晚幼红 Howell-Jolly小体 巨幼贫骨髓象 巨幼贫骨髓象 MA骨髓象:巨核细胞染色质较细致呈分叶状 巨幼贫骨髓象 MA骨髓糖元染色:巨幼红细胞染色阴性,成熟中性粒细胞 阳性,表明巨幼红细胞为良性增生 成熟中性粒细胞 成熟中性粒细胞阳性 巨幼贫骨髓象糖元染色 MA骨髓铁染色:巨幼红细胞和红细胞胞浆中铁粒较多 巨幼贫骨髓铁染色 巨幼红形态: ①原巨红: 比原红大,胞浆较多, 直径18~30u, 染色质比原红细胞更细致、 均匀和疏松, 核仁2~4个,胞浆丰富, 染深篮,着色不匀,核周 淡染区明显 原巨红细胞 原红细胞 ②早巨红: 直径15~25um, 核染色质呈微细颗粒 成网状,开始聚集, 结构疏松, 副染色质很明显, 可见核仁或不见。 核周淡染区明显, 胞浆深蓝或灰蓝, (开始出现Hb) 巨幼红形态 ③中巨红: 直径10~20um,巨幼变最典型:胞体大 , 核染色质聚集成细块,疏松,均匀网点状, 副染色质明显, 不凝集结块。 胞浆丰富,Hb含量多, 深灰蓝、灰红或红色, 呈典型的核幼浆老 ,可见多核。 中巨红 中幼红 巨幼红形态 ④晚巨红: 直径9~18um,胞体大,核偏位, 染色质呈点粒状,可见核碎裂、出芽,胞浆丰富。 巨幼红形态 晚巨红 晚幼红 4、粒系统增生活跃,比值相对减低,自中性中幼粒 后有巨型 改变,以巨晚幼粒、巨杆状核多见,成熟N粒细 胞分叶过多(5~9叶或更多)。 5、巨核细胞数量变化不大,可见分叶过多, 核染色质细致疏松,胞浆颗粒稀疏、减少, 产生血小板减少。 6、PAS染色:阴性; 铁染色:内外铁正常或增加 骨髓检查,幼红细胞的特征性改变 对巨幼红细胞贫血有确诊意义。 巨幼贫骨髓象 用VitB12或叶酸治疗后, 24h后巨幼变可消失, 网织红2~3日增高,5~10日达高峰, 粒系巨变消失较晚。 故疑为巨幼贫,骨髓检验应在治疗前进行。 (三)巨幼贫其他检查 1、血清VitB12含量测定: <74pmol/L(100pg/ml), 为VitbB12缺乏 2、血清叶酸含量测定: <6.91nmol/L(3ng/ml),为叶酸缺乏 3、诊断性治疗 4、血清铁、铁蛋白、运铁蛋白饱和度 正常或增高 血清间接胆红素和乳酸脱氢酶↑。 巨幼样变: 巨幼样变是指不典型的巨幼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