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祥林嫂课堂概要.ppt

发布:2017-03-15约1.16万字共10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2 整体感知: 阅读全文,按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顺序把全文分为六部分; 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采用这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情节——内容 ———— 顺序 序幕 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在新年的祝福声中,祥林嫂无声死去…… ——小说开头 围绕祥林嫂之死,有哪些悬念,会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1、祥林嫂是个怎样的人? 2、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1、祥林嫂是个怎样的人? 研读:人物形象——祥林嫂 阅读课文,写出祥林嫂人生悲剧的情节提纲; 找出文中对祥林嫂进行的三次肖像描写,看看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祥林嫂悲惨遭遇) 外逃帮佣,初到鲁镇 被人劫回,被迫改嫁 丧夫失子,再到鲁镇 捐献门槛,未能赎罪 逐出鲁家,沦为乞丐 祝福之夜,凄然死去 祥林嫂年谱 26岁前——与祥林结婚 26/27岁——春上死了丈夫,冬初逃出家,经卫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 27/28岁——春上改嫁,年底生阿毛。阿毛一岁。 28/29岁——阿毛两岁。丈夫患伤寒死去。 29/30岁——阿毛四岁,春上被狼衔去。秋天经卫婆子介绍,重回鲁镇做工。年底柳妈建议她去土地庙捐门槛。 31/32岁——近秋到土地庙捐门槛。冬季祭祖时仍不让她拿酒杯和筷子。 32/33岁——头发花白,记性尤坏。 33/34岁——被赶出鲁四老爷家。 33/34—36/37岁——沦为乞丐 37/38岁——腊月二十四夜或二十五凌晨离开人世。 祥林嫂,一个旧中国最好的女人,亦是一个最苦的女人,有着最悲惨的命运! 旧中国最好的女人 1、肖像: 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生机旺盛; 又只是顺着眼——安分善良; 她模样还周正——相貌端庄; 手脚都壮大——吃苦耐劳; 2、表现: 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爱劳动,能劳动,不挑剔; 3、变化: 食物不论,反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易满足,很容易活下去; 作者是如何塑造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 找出文中对祥林嫂进行的三次肖像描写,看看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一、初到鲁镇 “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 ——一身重孝,一个深受生活折磨的凄苦的寡妇形象; “丈夫比她小十岁” ——封建婚姻的牺牲品; 绑架逼嫁 ——野蛮的封建婚姻; 二、二到鲁镇 白头绳 ——再嫁再寡,夫死子亡; 乌裙,蓝夹袄 ,月白背心 ——生活依旧; 脸色青黄,消失血色 ——再受打击,形容枯槁; 顺着眼,眼角带些泪痕,眼光已无先前那样精神 ——目光呆滞,饱含无限辛酸; 没有春天的女人 细节描写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只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作品有12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请找出来,说说当时她怎样的内心世界。 结论: 作者通过对祥林嫂几次眼神的描写,十分传神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从三次描写的不同来看,每次都有所变化。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描写眼睛 展示残酷的社会遭遇 描写衣着 显示贫穷的生活状况 描写脸色 描绘惨痛的人生经历 描写语言 揭示沉重的生活压力 描写空碗 暗示悲惨的命运结局 祥林嫂,一个最好的女人,亦是一个最苦的女人!最终死在了雪地里…… 归纳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 讨论:祥林嫂之死,谁是凶手? 鲁四老爷? 因为他剥削了祥林嫂…… 祥林嫂之婆? 因为她拐卖了祥林嫂….. 柳妈? 因为她的“地狱之说”加重了祥林嫂的精神负担…… “我”? 因为“我”的无能,导致了祥林嫂的死亡…… 鲁镇众生相—鲁四老爷 鲁四老爷 分析鲁四老爷形象要注意 语言(六次语言描写) 行为(两次皱眉) 侧面描写(书房) (试从课本当中找出) 鲁镇众生相—鲁四老爷 婆婆是凶手吗? 祥林嫂的婆婆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人物。“那女人虽是山里人模样,然而应酬很从容,说话也能干。”她虽然生活在靠“打柴为生”的“小户人家”,但却死抱着“族权、夫权”,成为高踞儿媳之上的封建家长。祥林嫂的命运悲剧是这个圆滑的女人直接导演的。无论是祥林嫂的娶来、绑回、再嫁,都是她亲手安排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