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版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第8课尧帝凿井教学设计4语文S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年秋季版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第8课尧
帝凿井教学设计4语文S版
课程名称
《 尧帝凿井》
授课人
学校名称
教学对象
一年级
科 目
语文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为S版一年级下册《尧帝凿井》,本文讲述了尧帝通过观察蚂蚁找到水源,解决了人们的缺水问题,并且由此发明了挖井取水的办法。
知识与能力
1、会认本课13个会认字,掌握“连续、继续、着急、”等词语的含义。
2、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3、复述课文内容,体会尧帝凿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意,然后分段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意,体会尧想办法解决缺水难题的过程,最后让学生讨论,感受尧的聪明才智。
2、本课中的生词多为左右结构且写法左窄右宽的字,要引导学生观察,并且巩固“女”字作偏旁横变提,并且还不出头的规律,让学生达到正确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
1、识字,理解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尧帝凿井的过程。
难点
体会尧帝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多观察与思考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根据儿童心理特点,本人设置先让学生根据试学目标进行预习。试学目标把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情感方法,进行整合训练,激发引领学生进入学习。从学习内容、方法等多方面提示,引导思考、激发想象,有意强化语文素养的养成、语文情感体验和文化积累。
学习对象的分析:特征、特点、能力和兴趣。
三、教学理念及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理念:
阅读的要求是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读书。这节课是根据这样的要求来设计的。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引导,让生在多读、多思、多想中逐步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环节)
教学内容及课件、资源内容
学生、教师活动内容及目标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一、
诱导试学。
二、
引导探学。
三、
开导
活学。
四、堂清。
板板书设计
1、激发兴趣,导入揭题。
2、质疑:
3、出示试学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圈出会认字、会认词,多读两遍。
4、检测。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2)、出示会认词认读。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细读感悟,理解体会。
一)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它小朋友边听边思考: 2、师评价。 3、指名反馈。 !
4、指名读。
二)1、指名回答。
2、课件出示:
天下大旱,连续几年没下一滴雨。为了喝水,人们只好跑到很远的大河里去挑水,早上出门,晚上才能回家。 3.大旱是什么意思?(出示课件)指名解释词语。
4、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三)
1、请两个同学来读一读第三、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问题。
2、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四)尧帝带领百姓们挖井取水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再次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找答案。
1、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尧为什么能找到水源? 2、你能来夸夸尧这个帝王吗?
生练习说话。
学生教师活动内容:
1、上篇课文我们学习了《炎帝的传说》,知道炎帝关心人们的疾苦,把种植稻谷的方法教给大家,使人们生活有了保障,所以人们称他为“神农”。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一位帝王关心百姓生活的文章《尧帝凿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下面我们带着疑问一同走进课文。
生质疑
3、生试学。
4、生读课文,认读词语。
目标:
认识13个生字。
正确朗读课文。
1、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标出自然段。
2、分组读课文(一组一个自然段),想想课文写了什么事?
3、集体汇报。
学生教师活动内容:
一)1、师:这段讲了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师评价。
3、指名反馈。
4、师:是呀,他是一位关心百姓生活的好帝王!孩子们,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靠的就是一个好的帝王,这样一个心里装这百姓生活的帝王老百姓怎么能不喜欢他呢?让我们带着对他喜爱的语气再来读读第一段吧
师:这样好的帝王真是百姓的福气,再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5、指名读。
二)1、师过渡:这样的一个好帝王,受到了老百姓们的喜爱,他和百姓们一起快乐地生活,可是有一次发生了一件令他非常发愁的事情,甚至连走路都在想办法。听老师读第二段,边听边思考这个问题:尧帝为什么事那么着急呢?
3、生借助课件理解大旱。
4.同学们,一个国家连续几年都没下雨了,小河也没有水,地里也长不出庄稼,树木也都枯了,百姓为了喝一口水都要跑到很远的大河里去挑,花很长的时间,生活多么艰苦呀!作为一个关心老百姓的好帝王,他心里能不着急吗?你
显示全部